|
改革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
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良 2.1.1 外科医疗与外科护理的教学内容及外科护理讲习比例基本达到1∶1,改变了“医生式”的培养模式,充实了护理学内容。 2.1.2 技能训练的加强及操作考试的设立,使护生改变了忽视操作课的思想,上课抓紧时间练习,晚自习自觉到示教室训练。在操作考核中≥80分63人,占53.4%;79~60分46人,占39%;<60分9人,占7.6%,且通过一次补考,全部合格,达到教学目标。 2.1.3 护生对11项操作(难度较大的3项即开无菌手术包,铺无菌器械桌,脓腔伤口换药;中等难度的4项即洗手,备皮,拆线,无菌切口换药;容易掌握的4项即辨认器械,穿针,传递器械,绷带包扎)掌握情况,见表2。
表2 118名护生对11项操作掌握情况
难度 ≥80分 79~60分 <60分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难 中 易 24 41 66 20.3 34.7 55.9 78 70 50 66.1 59.3 42.4 16 7 2 13.6 5.9 1.7
表2显示较易掌握的操作项目护生掌握达98.3%,中等难度的操作项目掌握达94.1%,难度大的操作项目掌握达96.4%,结果令人满意。 2.2 理论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笔者对93(改革前)、94级(改革后)护生外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93级、94级护生外科护理学理论考试结果
对象 人数 ≥80分 79~60分 <60分 93级 94级 131 118 27 48 73 62 31 8
将数据进行Ridit分析[5],93=0.5495,94=0.4191,表明94年级的理论考试成绩比93年级好;χ2=13.119,P<0.01,两组理论考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说明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调动护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3 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 笔者于1997年对94级护生5所实习医院的52名带教教员和100例住院病人进行了调查。临床带教教员对护生的操作能力、应变能力、观察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满意率达92.5%。病人对实习护生的满意率达98.5%。在实习结束后,对94级护生118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95.4%的护生认为在教学中学习心理护理和进行沟通训练对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很有必要,86.2%的护生认为自身的护士素质有较大提高。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开展教学小查房提高护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结合临床实际改革护理操作教学模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