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糖尿病护理进展 |
|
/3应在晚餐前皮下注射;如分3次注射,早餐前剂量应最大(40%),午晚餐前各30%[11]。 4.2 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胰岛素的注射部位、给药方法历来是诸多DM学家和护理工作者所探讨的问题。由于注射部位、注射深度、温度及运动等因素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与注射效果,而各部位皮下组织胰岛素吸收率的变化是引起血糖浓度波动的重要因素[12]。有试验显示,腹部胰岛素吸收率最快,然后依次为上臂、臀部、大腿,因此,固定在一个解剖部位内采用更换注射点的方法,可减少胰岛素吸收率的变化。腹部对胰岛素的吸收迅速均衡,面积大(26 cm×30 cm),如2点相距2 cm,可有180个注射点,温度恒定,也不受运动的影响,对患者来说腹部较其它部位更具有可视性,便于患者自我操作和护理[13]。因此,腹前壁皮下注射为较理想的方法之一,此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PANCH医院已成功地用于极端消瘦的成人身上,可以在国内推广使用[12]。
5 并发症的护理
5.1 低血糖反应的处理:磺脲类药物是治疗老年DM的首选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3]。研究发现,老年DM患者严重低血糖的年发生率约为2%,说明许多年龄较大的DM患者能安全地应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但体弱多病的高龄及平时应用多种药物及经常住院治疗者,其发生降糖治疗相关的严重低血糖症的危险性较高。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有关的致命性低血糖的危险性随增龄呈指数性增加,故低血糖是老年DM患者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14]。应告诫患者常备一些含糖的零食,还应携带指示患有DM的身份卡,以备失去知觉时能得到及时救治。 5.2 酮症酸中毒的护理:由于胰岛素的合理应用,目前虽然有降低病死率1%的报道,但也有报道老年人病死率可达50%以上[15]。老年人DM高渗昏迷病死率高,对老年患者突发昏迷,必需进行血糖监测,如为高渗性昏迷,应即给低渗盐水,胰岛素滴注,神志恢复后改用等渗盐水并注意控制液体量,以防引起脑水肿而使病人再度昏迷;酮症酸中毒时,即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同时早期补钾,并观察临床表现。静滴胰岛素的速度4~10 U/h,可稳定血中胰岛素在100~200 μmol/L,此浓度能最大限度抑制体内脂肪的分解,从而抑制酮体的生成,改善末梢组织对酮体的利用[1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社区老年人情绪相关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抑肽酶减少体外循环术后出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