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机械通气病人两种脱机方法比较及护理

理:病人担心脱机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因此,精神紧张,导致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脱机前要告知病人脱机步骤及脱机中可能产生的感觉(轻度气促等),使病人对脱机过程有思想准备,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5.2 加强营养,增强呼吸肌活动耐力:机械通气时,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耗能增加20%~30%,尿氮排出增加,每天吸出痰液中蛋白质约4.0 g[2]。因此要积极补充营养,以维持呼吸肌的正常功能。①营养供给组成。供热量188.28~230.12 kJ/(kg.d),过多的营养,尤其是糖的过多摄入,可使CO2产生量增加而不利于脱机。故三大营养素供给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15%~20%[1.5~2.5 g/(kg.d)],脂肪20%~30%[2 g/(kg.d)]。②营养素的供给采用消化道和静脉相结合的途径。30例病人行机械通气的当天留置胃管,先注入生理盐水200 ml,以促进肠蠕动,待病人排气后鼻饲高营养剂——安素。安素内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鼻饲量2 000~3 000ml/d,静脉输入10%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同时输入氨基酸和脂肪乳。输入白蛋白时应控制滴速(15 gtt/min),不与其它溶液及电解质混合,脂肪乳应在4~5 h滴入500 ml,两瓶间隔>10 h,否则可发生高乳糜微粒血症。
  5.3 掌握脱机时机:肺功能测定值正常,最大吸气负压1.96~2.94 kPa;肺活量10~15 ml/kg;VT>5 ml/kg; f<35/min;吸入氧浓度<40%;PaO2>9.30 kPa;SpO2>0.95,体温正常,无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者可脱机。
  5.4 脱机时的护理:①脱机时间宜选择在病人良好的睡眠后(早晨或上午)。②脱机时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以减轻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迫,改善膈肌运动。③脱机过程中密切监测病人的R、P、BP、末梢循环、意识状态,有条件时进行心电、BP、SaO2监测。每一脱机步骤后检测肺功能及血气的有关指数,对病人脱机反应作出评估,必要时暂停脱机,酌情部分或完全恢复机械通气支持呼吸。④熟练掌握停止脱机指标。心率增快或降低>20/min;自主呼吸频率增加>10/min;潮气量<250 ml,出现胸腹矛盾呼吸或明显呼吸肌参与呼吸的现象;血气检查PaO2下降>3~6 kPa;PaCO2上升>2.6 kPa;pH下降>0.1,病人自觉明显气促,表情痛苦,意识模糊,出汗等。若f/VT>80需放慢脱机速度或暂停脱机;若f/VT>105,需恢复机械通气[2]。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徐州 221009

参考文献

 1 秦英智,徐 磊,魏 肃等.压力支持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两种脱机方式的比较.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10(2):83
 2 王 辰.机械通气的撤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6)(增刊):31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无创面罩 鼻罩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病
    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COPD并 型呼
    AUTO CPAP治疗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
    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COPD并 型呼
    AUTO CPAP治疗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
    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对急
    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用于机械通气镇静效果
    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对急
    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
    非侵入式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
    改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机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3例研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