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
|
康卫娟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是可以摧毁视功能的一类病毒性视网膜炎。我科1996年12月收治1例ARNS患者,经手术治疗及护理,病情稳定,介绍如下。
1 病例简介
女,59岁。左眼前黑影飘动伴视力骤降1月余,右眼前黑影飘动3 d,于外院用无环鸟苷250 mg静滴,无明显好转而来我院,以ARNS住院。查体:视力右0.4-、左无光感;眼压右2.69 kPa、左2.13 kPa;结膜左中度混合性充血;角膜右清,左有2片薄翳,双角膜后有细小中等大小灰白角膜后沉着物;房水闪光右(±)、左(++);右玻璃体尘埃样混浊;眼底模糊,周边视网膜呈黄白色,有出血,糖尿病史8年余。入院后给予口服无环鸟苷500 mg,5/d,0.3%庆大霉素、复方托品酰胺,1%强的松龙液点双眼,4/d,服降糖药物及糖尿病饮食,并在局麻下行左眼后玻璃体切割、晶体粉碎、眼内激光、视网膜活检、玻璃体腔注药术、气/液交换术、巩膜外冷冻术、硅油填充术。右眼行丙氧鸟苷400 μg玻璃体腔注药术。术后予丙氧鸟苷25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滴,1/12 h,56 d视力右1.2,左无光感,双眼视网膜均在位出院。10个月后随诊,病情稳定。
2 讨论
ARNS致病原是单纯疱疹病毒(HSV)或水疱带状疱疹病毒(VZV)。此例患者经视网膜活检、多种分子生物检测确诊为VZV所引起。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能减少另一只眼受累。 应用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能抑制HSV DNA的复制。丙氧鸟苷可抑制VZV。本例患者应用丙氧鸟苷玻璃体腔注射及静滴效果满意,而应用丙氧鸟苷玻璃体腔注射及静脉给药联合治疗ARNS在国内文献报道较少。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因起病急、进展快、手术复杂,且丙氧鸟苷药价较贵、应用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患者心理焦虑、担忧、痛苦。我们首先做好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因药价昂贵,输液前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减少药液的浪费,输液即将完毕时,待莫菲氏滴管内液体滴完再拔针头。同时与家属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耐心地向其讲解健康、疾病与经费的关系,逐步缓解患者焦虑、担忧的心理压力,最终取得信任与合作。 3.2 维持血糖稳定:控制患者糖尿病对术后康复至关重要。但由于术后长期“头低位”卧床,病人食欲下降。为此,一方面帮助其下床散步不改变“头低位”,合理地增加活动量;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办法保证一定的饮食量,如患者喜食醋佐餐,我们主动与营养科联系,供给陈醋,控制热量1 400 kJ/d,血糖基本稳定。 3.3 术后“头低位”的护理:为使患者脱离的网膜尽快复位,术后保持持续“头低位”。护理措施:①定时更换体位。日间每2 h协助患者更换1次体位。俯卧位时,将软枕置于胸腹部、马蹄形枕垫在额部,患者双手自然交叉于头部前方;坐位时,将马蹄形枕置于床边,患者额部放在马蹄形枕上,并使头、颈部成90°角;站位时,患者头低使面部与地面平行,可背部靠墙歇息,或双手扶人、扶物缓慢行走。夜间指导患者保持去枕左侧位,使术眼视网膜破口位于最高点。每1~2 h重点巡视1次,及时纠正体位。②为缓解特殊体位给患者带来肌肉疲劳、酸痛,适时对其颈部、肩部及腰背部进行按摩,并指导其家属协助进行正确的按摩,使患者能够保持规定的体位。③长期“头低位”限制了患者的活动,使肠蠕动相应减慢,容易造成便秘,而排便困难又可诱发手术复位的网膜再次脱离。因此,嘱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并在逐步增加运动量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坚持每日自行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一旦出现便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④由于患者保持特殊体位50余天,出汗较多,需要加强生活护理。此例患者术后无泌尿系感染,无额、肘关节等易损部位皮肤发生并发症。 3.4 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注重开展卫生宣教活动,入院时介绍病房环境,讲解作息时间,介绍治疗、护理日常安排,介绍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在宣讲过程中,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宣传专栏提高宣教效果。如术后“头低位”的原理和方法、正确滴用眼药水、出院后注意事项等反复讲解并示范指导,从而增强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自我保健的能力。 (本文承蒙叶俊杰副教授指导,特致谢)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北京 100730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2例Klippel 下一个医学论文: 穴位注射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