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雾化吸入加吸氧防治放射性口腔反应效果观察

幸超云 黎荣光 刘美英

  放射性口腔反应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常见急性放射反应,临床表现为口干、咽痛等,严重者可致滴水难咽而中断放疗,影响放疗效果。我科1995年8月至1997年3月,采用雾化吸入加吸氧防治放射性口腔反应病人25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鼻咽癌病人50例,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简称吸入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为男17例、女8例,吸入组平均年龄49.9岁,对照组46岁。两组病理检验均为鼻咽低分化鳞癌。按92福州分期法[1],吸入组Ⅲ期15例、Ⅳ期10例;对照组Ⅱ期2例、Ⅲ期15例、Ⅳ期8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钴60面颈部联合照射DT 36 Gy,分18次照射,4周完成,然后改用面颈部分野照射DT 30~40 Gy,分15~20次照射,3~4周完成,出现放射性口腔反应后(一般面颈部联合野照10次后出现),吸入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雾化液为氨茴香合剂30 ml加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 000 U、地塞米松5 mg),1/d,另加低中流量吸氧,每天2次,每次约1 h,10 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朵贝氏液30 ml含漱,3~4/d。
  1.3 观察项目及疗效判断 治疗期间观察口腔、咽部粘膜反应和进食情况。口腔、咽部粘膜反应:Ⅰ度-充血,Ⅱ度-糜烂、散在白膜,Ⅲ度-溃疡、融合白膜。显效:7 d内吞咽疼痛消失,进食半流质或软食,口腔粘膜轻度充血。有效:10 d内达上述标准。

  2 结果

  放疗结束后两组数据行RXC卡方检验或分组t检验。口腔粘膜反应见表1,进食情况见表2,急性放射反应治愈时间见表3。

表1 两组放疗结束后口腔反应比较(例)


组别 例数 Ⅰ度 Ⅱ度 Ⅲ度 χ2 P
吸入组
对照组 25
25 25
20 0
5 0
0 6.538 <0.05

表2 两组放疗结束后进食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软食 半流 流质 χ2 P
吸入组
对照组 25
25 6
0 19
20 0
5 11.026 <0.05

表3 两组急性放射性反应治愈时间比较


组别 治愈
例数 治愈时
间(d) 中位治愈
时间(d) t P
吸入组
对照组 25
25  7~10
16~20 8.5
18 26.718 <0.01

  3 讨论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可使口腔和咽部粘膜充血、糜烂出血、白膜形成;局部静脉淤血、粘膜溃疡常易合并细菌感染,从而加重口腔反应,使局部损伤粘膜难以修复、痊愈。文献报告采用高压氧治疗放射性损伤可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促进毛细血管增生,使损伤的组织得以修复[2]。我们采用雾化吸入的药物中含有抗生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可以直接作用于口腔、咽部粘膜,有消炎、减少分泌物渗出和消除炎性分泌物的作用;吸氧可以增加氧浓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同时高浓度氧对某些特殊细菌有一定抑菌、杀菌的作用[3]。
  本组治疗结果表明,采用雾化吸入加吸氧治疗放射性口腔反应可使放射性口腔反应减轻,治愈时间缩短(P<0.01)。有方法简便、费用低、无副作用等特点,值得推广。
  (本文承蒙黄国栋主任医师指导,特此致谢)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梅州 514031

参考文献

 1 闵华庆,洪明晃,马 骏等.鼻咽癌分期的研究.癌症,1992,11(4):290
 2 王曙光.高压氧治疗放射性损伤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3,20(2):135
 3 张园林.吹氧疗法在白血病合并皮肤粘膜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2,5(89):16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氧化亚氮吸入镇痛分娩200例分析
    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
    烟火吸入性损伤致食管入口狭窄一例
    甲苯二异氰酸酯吸入对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中 重度吸入性呼吸道损伤特点及对策
    中 重度吸入性呼吸道损伤特点及对策
    皮质激素吸入疗法防治小儿哮喘的进展
    鱼腥草超声雾化治疗喉源性咳嗽270例疗
    氧气喷射雾化吸入万托林治疗慢性阻塞性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546例血清吸入性过敏
    笑气吸入镇痛分娩108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肝素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
    谈吸入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