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胆源性休克病人术前补液方法的改进

杀菌浓度。
  3.2 建立和保持通畅的静脉通道:静脉穿刺使用静脉留置针,应严格无菌操作,掌握娴熟的穿刺技术,做到稳、准,以赢得抢救时间。禁止反复穿刺,穿刺困难时,应作静脉切开。改良组中有3例作静脉切开,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输液速度量及穿刺部位和全身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3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BP、P、R、T、CVP、尿量、脉压差、神志、腹痛性质、腹部体征等,监测血生化、血气、尿比重等。每10~30 min巡视病人1次,掌握休克改善的各项指标,特别是尿量和CVP变化,可为手术提供适当的时机。①留置尿管按小时计算排尿量,正常成人排尿45~65 ml/h,若尿量20~30 ml/h,提示血容量不足;尿量<20 ml/h,提示血容量严重不足;经补充血容量后尿量仍<20 ml/h,应进行尿量试验(甘露醇或速尿试验)来鉴别是血容量不足还是并发急性肾功衰;②正常成人CVP 0.588~1.180 kPa,CVP<0.490 kPa,提示血容量不足,应加快输液速度;CVP>1.47 kPa,而BP偏低,则应考虑心功能不全,应暂减慢输液速度,并用强心剂改善心功能。改良组1例男性病人,62岁。右上腹痛反复发作10年余,加重7 d伴畏寒、发热、黄疸、谵语1 d,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入院后即建立静脉通路,在尿量和CVP等监测下,5 h内输入第1、第2个输液单元时,病情好转但BP偏低,CVP>1.47 kPa,予控制输液速度,静脉用西地兰0.4 mg,4 h后重复用0.2 mg,CVP逐渐下降至0.784~0.981 kPa,尿量增加、BP正常。及时手术,术后第8 d拆线,伤口Ⅰ级愈合。胆源性休克晚期出现多器官衰竭如ARDS,心、肝、肾功能衰竭,DIC,应激性溃疡等,应引起高度重视。改良组1例女性病人,52岁,剑突下胀痛反复发作12年,出现绞痛20 h,诊断胆囊穿孔,重度感染性休克。入院时病人神志不清,四肢发冷,呼吸微弱,BP为0,P测不到,板状腹。紧急行静脉穿刺,快速按单元输液,勤测BP、CVP、尿量等,5 h后病人经PTCD后BP为10/6 kPa,但出现应激性胃溃疡,继而出现肾功衰、DIC而死亡。
  3.4 心理护理:病人属慢性病加重,长期的病痛折磨可使病人产生心理变态,如敏感、多疑、爱挑剔、易激惹等,病情加重常致病人产生高度紧张、恐惧、甚至绝望感。针对此类病人心理特征,对病人抱有高度的同情心,体恤和宽待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主动对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过程及效果作出恰当的解释或预告,同时做好充分的应激准备,迅速、敏捷、熟练、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以满足病人渴望生存的心理需求。对病情十分危重的病人,则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向家属交待预后,同家属一起安慰病人,使其以积极的心理状态配合医护工作。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
    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节源性肌肉软弱
    热应激反应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
    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患者P16 MTS1抑癌基因
    孕期医源性B超辐照对生殖结局的影响
    结核分枝杆菌医源性感染及其消毒方法
    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疾病300例
    卡铂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21例医源性肝外胆管狭窄的处理体会
    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药对感染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冠脉病
    外源性Rb基因对卵巢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
    医源性便失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