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制PEEP面罩治疗术后急性低氧血症病人的护理 |
|
杨雪珍 方东萍 林建东
我科从1995年开始应用特制的PEEP面罩(即在普通的一次性面罩上加一段可调节呼气末正压值的活瓣和导管),对术后发生急性低氧血症且没有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进行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5年6月至1998年12月因手术后发生急性低氧血症而转入ICU监护治疗的胸、腹手术后病人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1~72岁,平均56岁。 1.2 疾病分类 23例病人中,肺叶切除4例,食管癌术后9例,肝、脾手术3例,重症胰腺炎术后3例,贲门癌、胃癌术后4例。 1.3 主要临床表现 病人呼吸急促、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血氧饱和度(SaO2)<0.90,经过鼻导管吸氧(氧流量>5 L/min)和普通面罩吸氧(氧流量>5 L/min),均不能改善缺氧,SaO2持续<0.90,时间超过10 min,且动脉血气分析证实动脉血氧分压(PaO2)<8.00 kPa。
2 方法
备齐用物,对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嘱病人平卧,头尽量后仰,将面罩扣住病人口鼻,用四头带固定,调节PEEP值。一般从0.49 kPa开始,由小到大(PEEP值以不影响循环为度)最大至1.47 kPa。同时治疗病因。
3 结果
本组病人采用PEEP治疗后15 min开始缺氧状况得以改善,治疗时间最短2 h,最长27 h,平均6.5 h。病人治疗前后PaO2及PaCO2变化见附表。
附表 23例病人治疗前后血PaO2、 PaCO2变化(±s,kPa)
分组 PaO2 PaCO2 治疗前 治疗后2 h t P 6.32±0.96 11.13±2.70 >2.060 <0.05 4.05±0.98 4.18±0.77 >2.060 <0.05
4 讨论 胸腹部术后病人因麻醉和阿片类镇痛药的残余效应,呼吸受限及分泌物咳出不畅等因素使呼吸中枢调节抑制,限制性肺功能变化,如吸气容量和肺活量及功能残气量(FRC)减少。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和右向左分流[1],呼气末正压通气可有效地增加FRC,改善V/Q比例失调[2]。既往用PEEP治疗需对病人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接呼吸器才能实施。采用PEEP面罩治疗23例病人的实践证明,应用特制的PEEP面罩治疗术后急性低氧血症,可避免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所带来的并发症。且方法简便、易行,安全、经济。动脉血气分析表明:应用特制的PEEP面罩治疗,能使病人在用后15 min缺氧状况得以改善;用后2 h血气中的PaO2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且不伴有PaCO2潴留(P<0.05)。
5 护理
5.1 作好宣教解释工作,取得病人配合。病人因初次接受PEEP面罩治疗,均有不适感,大多数病人因为面罩罩住口鼻,无法讲话而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有部分病人甚至对PEEP面罩的治疗效果产生怀疑。因此,使用前应向病人耐心解释使用PEEP面罩的目的和优点,详细介绍配合的方法,使病人情绪稳定,愉快地接受治疗。 5.2 协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保证PEEP面罩的治疗效果。 5.3 使用前应根据病人特点,选择合适的面罩和头带,使面罩能与病人面部紧扣,防止漏气,并用四头带妥善固定。 5.4 根据病人缺氧情况,合理调整氧流量,一般为3~5 L/min,并注意湿化。 5.5 注意观察病人缺氧改善情况,及时调整PEEP值,一般在开始使用时多取最小值(0.49 kPa)。 5.6 保证面罩上两个单向活瓣的灵敏与活瓣口的通畅,连接时应将活瓣出口向上,头带或胶布、被服等均不能掩盖或阻塞活瓣出口。 5.7 妥善固定面罩,防止由于面罩压迫过紧、过久而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因此,面罩固定要求松紧适宜,在面罩和鼻之间垫上泡沫或纱布,以减少皮肤损伤,对连续使用的病人,每隔2 h放松面罩1次,每次10~15 min,放松面罩期间行鼻导管给氧,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白血病患者行股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非语言交流在使用呼吸机患者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