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白血病患者行股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

陈玉平 杨玉莲

  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大剂量、多疗程的反复使用化疗药物,常使外周血管受到刺激,引起血管阻塞、血管失去弹性及静脉炎、周围皮肤色素沉着。1996年10月至1998年3月,我科对50例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采用股静脉置管输入化疗药物,取得较好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20~68岁。于化疗前1 d施行股静脉置管术,通过导管输入化疗药物、抗生素和静脉高营养,至停止输液时拔管,留管时间最短4 d,最长29 d。留管期间未见大血肿及静脉炎发生,无静脉血栓形成及导管堵塞现象。拔管后伤口愈合好,管尖培养无细菌生长。

  2 护理

  2.1 出血的预防:置管后用1次性治疗巾包裹沙袋压迫置管部位(10 min以上),至术部无渗血为止。置管期间随时观察术部出血情况,如有出血,采用沙袋或绷带压迫止血。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如果止血无效,立即拔管。
  2.2 静脉炎的预防:①化疗药物因毒性强,刺激性大,输液时速度宜慢,并注意多饮水,以稀释血液中药物浓度,减少高浓度大剂量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输液完毕,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冲管,减少药物在局部滞留,加速药物的循环。②注意观察置管段血管外皮肤有无红、肿、硬结发生,询问患者有无沿血管走行的疼痛。如有静脉炎征象,可用湿热毛巾外敷,并用0.5%奴夫卡因10 ml加氢化可的松25 mg静注。
  2.3 感染的预防: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输液装置,局部常规消毒换药,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渗血等。测体温,4/d,如有发热,查明感染灶并对症治疗。如置管部位感染,拔管并作细菌培养。病室环境保持清洁通风,紫外线消毒房间,3/d;过氧乙酸喷雾,2/d;强力消毒净拖地。患者床单位使用隔离帐,减少陪人和探视。对患者及家属作好宣教,讲明白血病感染的危险性及预防知识。
  2.4 导管堵塞的预防:每日输液完毕用肝素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肝素12 500 U)2 ml封管。两次输液间隔>8 h者,中间需冲管1次。避免在导管内抽血。输血者,需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发现肝素帽内有血凝块需及时更换肝素帽。输液不畅时,可用注射器回抽,不可强行冲管。
  2.5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血栓形成是由于导管周围的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或纤维蛋白原蓄积,高凝状态而引起[1]。观察下肢有无肿胀、瘀血、渗血、疼痛等血栓形成现象。鼓励患者活动肢体,保持输液通畅,长期不输液者,及早拔管。
  2.6 导管脱出的预防:导管尾端可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每日更换敷料时注意缝线有无脱落,导管有无脱出。如有脱落,及时消毒固定。

  3 体会

  股静脉置管避免了化疗药物的外渗及周围静脉炎、血管硬化的发生,保证了化疗的顺利实施,减少了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但增加了出血和感染的机会。白血病以易出血和感染为特征,尤其是化疗期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极度低下,出血和感染的危险性高,如果不引起重视,易发生置管后并发症。

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肾血科,广州 510282

参考文献

 1 Denis Macklin. How to Manage PICCs.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1997,97(9):29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艾滋病患者淋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
    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及其
    冠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与左房功能变
    培哚普利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
    培哚普利比硝苯地平能更有效降低高血压
    化疗药物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去甲基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
    高原地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围
    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代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及其意义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