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与护理本科生专业角色实现 |
|
服务对象中糖尿病患者占有相当的比例。患糖尿病的老年人大多散居于社区、家庭。鉴此,上海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从1996年6月至1997年6月开展了“糖尿病生命质量和社区护理干预”活动,旨在提高社区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帮助护理本科生在社区护理活动中得到专业角色的实现。 1 社区护理干预组成员与干预对象 社区护理干预组由4名护理系教师、4名糖尿病专科护理专家、21名五年级本科生组成。学生自愿报名参与,利用周六、日或晚上等业余时间进行。干预对象从“上海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近三千名糖尿病患者名单中通过发函的形式选择得出。入选条件为:①Ⅱ型糖尿病,近半年内血糖水平>7.8 mmol/L,目前进行药物治疗;②年龄>60岁;③活动不受限制;④愿意参加为期一年的糖尿病生命质量护理干预活动者。共发函200份,有82例参加干预活动。年龄(63.27±7.58)岁,血糖为(10.73±3.15) mmol/L。 2 方法 干预带教方法为授课、咨询、自我监测相结合,包括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课、课后小组专题讨论、个别辅导、信函和电话咨询、家访等。①健康教育授课。每周六上午为8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课,由临床护理专家和护理系教师主讲。内容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药物管理、并发症观察和处理、胰岛素注射、血糖尿糖监测、心理调节、行为矫正、寻求社会支持等。共讲课20次。②保健咨询与护理指导。每次讲课后将患者分为6个小组,每小组由1名教师带领4~5名学生分管3~4名患者,针对讲课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并实行一对一的辅导咨询。周日及每天晚上由小组负责实行信函和电话咨询、家访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在小组教师的指导下为患者制定饮食控制计划、运动计划、血糖监测计划、情绪调节计划,和老师一起采用面谈、示教、通信及电话联系、建立病人记录单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指导。后阶段,将患者提出的问题归纳分类,由学生查找资料,组织信息,通过严格试讲后让其走上讲台,采用讲解、演示、小品等形式,为患者举办健康教育咨询。护理干预结束后,对21名护生的专业角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以同年级未参加社区护理干预的35名护生为对照组。调查表根据专业角色实现的态度、知识、情感、技能四个领域设计的包括35个项目的Likert 5分制问卷,从以下四方面调查学生专业角色的现状:①对社区护理意义的认识,7个项目;②专业态度和专业情感,7个项目;③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提高,9个项目;④社会化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12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得分可为1~5分。调查结果进行单侧t检验。共发出专业角色调查问卷56份,回收55份,回收率98%。干预结束后对比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自我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 3 结果 3.1 护理本科生专业角色状况 ①对社区护理意义的认识。包括对社区护理的社区需求、职能、范畴、作用等的认识,7个项目的总分进行统计,社区护理干预组21名学生为(17.00±1.76)分,对照组34名学生为(13.02±1.85)分,t=7.87,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②专业态度和专业情感。干预组为(25.19±3.44)分,对照组(18.44±3.49)分,t=7.00,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③专业知识的应用和提高。干预组为(13.57±1.47)分,对照组(11.41±1.65)分,t=4.91,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④社会化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干预组为(53.47±5.40)分,对照组为(41.85±5.21)分,t=7.93,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白血病患者行股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