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抱膝仰卧位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

张丽君
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宁波 315012


  传统的分娩体位取膀胱截石位。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常发生胎头下降困难,尤其是耻骨弓低、骨盆倾斜度大的产妇,易导致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行产钳术结束分娩又增加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1]。1995年始,我院采取抱膝仰卧位,使第二产程平均缩短25 min,难产发生率下降10.71%,新生儿窒息率下降5.90%,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下降5.09%。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993~1994年113例分娩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对照组),1995~1996年209例取抱膝仰卧位(观察组)。两组产妇年龄最大33岁,最小23岁,平均28岁。无内科及产科合并症,均系第一胎,单胎头位产,孕37~42周,耻骨弓低于正常1~2 cm,60°<骨盆倾斜度≤70°。
  对照组第二产程开始(即宫口开全)宫缩时,嘱产妇双手握住产床两旁把手,用力向上拉,双腿屈曲外展,双脚分别蹬在产床两旁支腿架上,用力向后推。
  观察组产妇宫缩时,嘱其双下肢屈曲外展,双手分别抱于两膝部,使髋关节极度屈曲。
2 结果
2.1 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对照组平均(90±10) min;观察组平均(65±6) min。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缩短25 min。经统计学处理(u=15.02,P<0.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难产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难产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难产 顺产 难产发生率(%)
对照组
观察组 24
22 89
187 21.24
10.53


  两组难产发生率比较,χ2=6.87, 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3 两组新生儿室息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例)


组别 Apgar评分
1~7分 Apgar评分
8~10分 窒息发生率
(%)
对照组
观察组 11
8 102
201 9.73
3.83


  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χ2=4.61, P<0.05,有显著性差异。
2.4 两组产后大出血(>500 ml)发生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出血>500ml 出血<500ml 大出血发生率
(%)
对照组
观察组 9
6 94
203 7.96
2.87


  两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比较,χ2=4.88, P<0.05,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耻骨弓偏低的产妇常易发生胎头下降困难、第二产程延长,需行产钳术结束分娩。由于第二产程延长,胎头受压时间太长,易引起机械性颅内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第二产程延长,产妇体力耗竭,引起宫缩乏力,影响子宫壁血窦的关闭,导致产后大出血。取抱膝仰卧位,减小了骨盆的倾斜度,使骨盆出口前后径增大,有利于胎儿娩出;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从而减少难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
  此法简单易行,可为耻骨弓低、骨盆倾斜度大的产妇阴道分娩的首选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贾爱芹.改良膀胱截石位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1994,9(3):44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仰卧人工呼吸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