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梁移植术病人的护理 |
|
3 结果
本组病例术前眼压5.78~9.24 kPa,平均(7.576±2.175)kPa;术后眼压0.45~3.64 kPa,平均(1.937±0.904)kPa。术后角膜透明,对侧眼无不良反应,术前与术后眼压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t=10.22,P<0.01)。
4 术前护理
4.1 心理护理:绝对期青光眼病人,由于长期高眼压,有些病例尚有明显症状,球结膜和睫状体混合充血,前睫状血管扩张,角膜上皮轻度水肿,有时可反复出现大泡或上皮剥脱而有明显疼痛等刺激症状,角膜也可发生带状混浊,前房极浅,虹膜萎缩,有新生血管,瞳孔缘色素层外翻和晶状体混浊,虹膜出现葡萄肿,严重时在外力影响下,可发生眼球破裂[3]。因此,绝对期青光眼晚期红痛厉害,影响患者生活,其它方法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行眼球摘除术。本组病人既想解除病痛,又恐惧手术。术前耐心讲解手术目的及可能达到的效果,使之摆脱负性情绪,增强医治疾病的信心,为手术提供最佳的心理状态。 4.2 术前准备:术前日行青霉素和普鲁卡因皮试,剪睫毛,观察有无感冒等。术晨用1/5000氧氰化汞冲洗结膜囊并包盖,口服苯巴比妥0.09 g,乙酰唑胺0.5 g,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静滴。
5 术后护理
5.1 术后平卧3~5 d,如无前房积血及前房深浅正常,可稍作床边活动,避免咳嗽、擤鼻、伸腰或弯腰动作。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5.2 排斥反应是由异体移植物的特异性抗原所诱发的抗原抗体反应。小梁移植术的植片在角巩膜缘处,与角膜移植相比,虽然靠巩膜侧的植片组织为致密纤维组织,血管少,不具有抗原性,但靠近角膜侧的植片组织,不但同样具有角膜抗原性,且与排斥反应高度相关的郎格罕细胞较角膜中央多[1],因此,要密切观察术后的排斥反应。 本组病例术后按常规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口服,术后2~3周及3个月内未发现类似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排斥反应征象为睫状体充血伴随新生血管形成、排异线的产生,或移植片与移植结合部位出现一带状混浊水肿区,移植片水肿以及前部色素膜炎等[4]。本组病例术后充血逐步消退,植片成活,眼压下降,房水、虹膜无炎性反应。 5.3 国内外均有报道抗青光眼手术后可引致交感性眼炎。本组病例因为术后及时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仅减少了排斥反应,同时也预防了交感性眼炎的发生。 5.4 小梁移植术后除常规使用激素、抗生素外,还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本组病例均口服硫唑嘌呤,以抑制淋巴细胞核酸的形成而达到抑制其免疫活性的作用,常用剂量1~5 mg/kg,首次剂量6~10 mg/kg。用药时,应特别注意观察其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后第3 d起,每周检查白细胞2~3次,发现白细胞总数低于4.0×109/L,应立即停药[4]。
6 出院指导
出院前向病人作卫生宣教,如避免情绪激动、劳累以及饮水过多,忌吃刺激性食物;每晚用热水泡脚,患眼坚持滴激素、抗生素眼药水,口服硫唑嘌呤3周至3个月,每周查血象2次,半月门诊复查1次。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前房积血患者采取交替左右侧卧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配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