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氦氖激光照射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

汪培玲

  1993年10月至1999年6月,我科对溃疡期褥疮在常规褥疮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取得显著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褥疮患者55例,随机分成激光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4~90岁。褥疮浅度溃疡期31例,坏死溃疡期4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4~90岁。褥疮浅度溃疡期17例,深度溃疡期3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受压部位采用充气床垫,每2 h翻身1次,每日对褥疮部位采用0.1%雷佛奴尔、1%活力碘换药。
  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局部激光照射。照射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及周围皮肤,然后用LAM-250 S激光针灸仪(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生产)垂直对准创面,波长632.8nm,连续输出,功率为10mW,光斑直径0.5cm,距离创面5cm左右分点照射,每个点照射10min,1次?d,20次为1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新生肉芽组织全部长出,创面完全愈合为痊愈;创面明显缩小、干燥、红润,新生肉芽组织大部分长出,无炎性渗出液为显效;创面缩小,部分创面干燥、红润,新生肉芽组织部分长出,炎性渗出液减少为好转;治疗前后溃疡面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2.2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见附表

附表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溃疡期 治疗组 对照组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浅度 31 20 8 3 0 17 4 3 5 5
坏死 4 1 2 1 0 3 0 0 2 1
合计 35 21 10 4 0 20 4 3 7 6

  激光治疗组治愈率为60%,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20%,有效率为70%。两组治愈率比较,χ2=8.23,P<0.01;有效率比较,χ2=11.8,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激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褥疮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殊方法,全身治 疗以保证适当的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补充维生素A、C及增加微量元素锌的摄入,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1,2]。局部治疗除解除局部压迫和创面处理外,在物理治疗的诸方法中多采用紫外线照射、氧疗、低频和高频电疗及药物离子导入[1,3]。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结果表明常规褥疮护理加氦氖激光照射后,疗效明显提高,即使处于坏死溃疡期褥疮,通过氦氖激光照射,也能获得治愈或显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于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褥疮的作用机理①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血管通透性,加速消除炎性产物,减少渗出物。②使伤口组织的胶原含量增加,加强胶原分子的交链或使原有胶原分子的功能增强,加强Ⅰ型前胶原和Ⅲ型前胶原分子的表达,从而促进伤口愈合[1,2]。③增加局部上皮细胞的合成代谢,如RNA、DNA、糖元含量增加,使透明质酸酶、过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加。④从整体而言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1,4],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如增加人体外周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活性,增强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增高,对褥疮的愈合起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武汉 430033

参考文献

1 罗嗣琼,张 玲.褥疮的治疗方法.中华护理杂志,1991,26(5):216
2 黄济宁.褥疮护理近展.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86,5(2):69
3 Griffin J W.高压脉冲电流对脊髓损伤患者压迫性溃疡的疗效.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册,1992,12(5):106
4 岳寿伟.褥疮的评估与治疗.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册,1996,16(1):25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鼾症的护理
    激光治疗玻璃体术后纤维膜渗出病人的护
    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疾病300例
    激光治疗酒渣鼻疗效探讨
    低强度红激光局部照射抑制血管成形术后
    激光针加拔罐治疗小儿慢性泄泻
    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手术刀口感染20例
    激光心肌血管重建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
    大肠癌激光诱发荧光光谱诊断标准探讨
    激光配合中药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30例
    接触式激光刀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超脉冲CO 2 激光经睑结膜入路整复青年
    CO2激光治疗结合干扰素肌注治疗尖锐湿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