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必要性的调查分析 |
|
刘琮阳
高等护理教育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发展与深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自身独特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目前,无论是临床医学和药学教育,我国都以高等教育作为其主干,而高等护理教育则是在近十多年才恢复重建的,在整个护理教育中仅占微小比例。社会上对于护士这个职业以及是否需要发展高等护理教育也存在诸多不同看法。护理工作是否只是简单的技能性劳动?护理究竟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高等护理教育在我国现有的医疗卫生条件下是否有发展的必要?笔者带着上述问题,于1997年6月通过文献查阅、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纪录等方法,拟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有无扩大与发展之必要作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阅、文件搜集,对所阅读的资料进行了归纳与整理;对北京市4所综合教学医院的在编护士学历分布进行了调查;同时,自设问卷,就护理工作内容等相关问题分别对某医科大学行政、教学、领导部门、从事护理教育的教学和工作人员,以及护理系本科在校学生和医疗系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问卷150份,回收126份。回收率为84%。
2 调查结果
2.1 护士比例及护士学历状况 根据每千名人口有2名护士的大致通例,按照我国12亿人口计算,应有护士240万名。而据1994年底统计数字,我国现有护士约112.5万名,仅达到所需配置的50%左右。4所综合教学医院在编护士2 257名,其中中专学历1 875名,占83.08%;高护学历200名(其中专科学历170名,本科学历30名),占8.86%;而无学历的护士有182名,占8.06%。 2.2 126名被调查者对当前护理工作范畴的认识 某医科大学126名被调查者对护理工作范畴的认识,见表1。
表1 126名被调查者对护理工作范畴的认识
护理工作范围 肯定人数 百分比(%) 健康教育 116 92.06 护理科研 111 88.10 社区服务 103 81.75 急救监护 103 81.75 心理护理 104 82.54 教学工作 98 77.78 懂外语对外交流 81 64.29 计算机操作及编程 68 53.97
表1示被调查者中≥77.78%的认为前6项应属护理工作范畴。这样的调查结果是令人欣喜的。然而对外语和计算机操作及编程还存在着认识上的相对不足(占被调查者的64.29%和53.97%)。 2.3 高等护理教育现用教材状况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所用教材,见表2。 表2 高等护理教育部分教材编写出版时间
科目 编写日期 出版日期 护理学基础 1985年6月 1986年5月 外科护理学 1986年5月 1987年6月 内科护理学 1986年6月 1987年6月 儿科护理学 1986年7月 1988年4月 妇产科护理学 1986年8月 1988年5月
表2中教科书均编写于80年代中期,内容偏重于医学较多,未能将护理程序贯彻始终。 3 讨论
3.1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现状与国外存在的差距 WHO明确建议:所有会员国都应该争取把护理教育放到大学进行,以保证护士能胜任下一世纪的要求。我国的高护教育恢复时间虽然仅10余年,成果却非常显著,自1984年天津医学院首先试点开展高护教育,至今已发展至13所大学建立护理系。北医大1992年已招收第一批护理系硕士研究生,现全国已有4个护理学硕士点,并于1995年10月成立了第一所护理学院。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护士所占护理人员总数的比例仍较小,由所调查4所综合教学医院的结果可知,高护比例介于5.78%~14.09%,此状况确实同国外存在差距。目前,澳大利亚已实现了百分之百的高等护理教育;美国亦保证了百分之八十,同时在加快培养护理学硕士和博士的速度。我国已有的高等护理教育发展速度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国家,平均每年都有1所新的院校开展高护教育,这种较快速度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高等护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及扩大高护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3.2 医学科学的发展、计算机使用及对外交往日频,增加了对高护人才的需求 在调查中,如前所述,认为护士需学会计算机操作及编程[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模式的改变给护理教育带来的挑战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临终关怀的情景教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