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胸骨骨髓输液抢救危重患儿的体会

郭爱梅 金青风 王惠华

  骨髓输液适用于建立静脉通路有困难的危重患儿的急救治疗。1996年10月至1998年10月,我科采用7号头皮静脉针行胸骨骨髓输液,救治12例重症患儿,均获得成功,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6个月至8岁。感染性休克4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消化道出血1例,肠炎并发中、重度脱水2例,严重脑外伤1例,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2例,均需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给药,因穿刺困难而选择胸骨骨髓输液。

2 方法及结果

  患儿仰卧,两臂束于身旁。完全暴露胸骨,选胸骨正中线上0.5~1.0 cm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7号头皮针(连接抽有0.9%氯化钠注射液的一次性注射器),经皮刺入骨膜,然后以30~45°向头部方向刺入0.2~0.5 cm,有明显落空感为止;见骨髓液回流,用无菌纱布或棉花垫好针柄并固定,同时将连接的注射器换成输液管,输注所需液体。本组12例,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无1例发生感染或其它并发症。

3 讨论

  小儿扁骨骨髓主要由海绵状血管窦及造血细胞组成。注入骨髓腔的液体或药物,由骨髓血管窦直接引入中央静脉窦,经滋养静脉很快进入体循环。有文献报道:经骨髓给药与中心静脉给药进入体循环的时间大致相同,快于外周静脉给药,达血液浓度稍晚于经静脉给药,5~8 min后则无显著差异。与静脉给药相比,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更长[1]。1986年《美国心肺复苏与急症治疗标准与指南》中已正式推荐在婴幼儿复苏中使用该技术[1]。
  骨髓输液的并发症及其防护:①液体外渗主要是穿刺过浅或留置时间长、或给予高渗液体引起,一旦发生即停止给药。②骨髓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4 270例次发生27例次(0.6%)[2],主要发生在长时间置留或菌血症的患儿。如仅用于急救的临时输液与用药,发生率极低,为预防骨髓炎发生,行骨髓输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骨髓输液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0 min至1 h(最长不超过24 h),在赢得抢救时间后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继续补液,另外预防性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可降低骨髓炎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尽管骨髓输液或给药有一些潜在并发症,不能作为常规在儿科临床应用,但因儿科疾病发生快、急症多,特别是在严重休克、心肺复苏及严重外伤的急诊中,遇到建立静脉通路十分困难时,先行骨髓输液给药,其穿刺成功率高达90%以上,操作简便、安全、快速,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同时胸骨输液距右心近,即药物进入体循环快,能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平顶山 467000

参考文献

1 Bell M C, Fleche F R, Orlowski J P et al. Clinical study on intromedulla infusion. Ann Emerg Med, 1990,19:1215
2 Rosetti R A, Anderson T F, Spwey W H et al. Study on clinical use and the complication of intromedulla infusion. Ann Emery Med, 1985,14:885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经皮囊内注射移植自体骨髓治疗单房性骨
    锤击治疗跟骨骨刺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癌症及骨髓移植病儿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的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介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
    对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存在的问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治疗跟
    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失败2 例分析
    锁骨骨折25 例内固定失败原因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