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 |
|
2 3 3.95 8 10.53 6 7.89 0.342 >0.05 3 4 5 6 7 9 92 113 134 145 102 8 0 2 0 1 0 0 0 1.77 0 0.69 0 0 4 4 5 7 3 1 4.35 3.54 3.73 4.83 2.94 12.50 5 7 8 9 7 1 5.43 6.19 5.97 6.21 6.86 12.50 8 13 17 28 25 0 8.69 11.50 12.69 19.31 24.51 0 0.314 0.007 1.324 0.147 2.013 >0.05 >0.05 >0.05 >0.05 >0.05
留置2 d与7 d比较,χ2=2.35 P>0.05 不同留置天数的置管并发症及输液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从留置2 d开始至9 d的结果逐个进行两两比较及2 d与7 d比较,P均>0.05,提示留置2 d与留置7 d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3.3 不同稀释肝素液量封管堵管率比较 2 ml和5 ml封管比较,结果2 ml肝素液封管堵管率为48.00%(72例);5 ml肝素液封管堵管率为4.00%(6例),经统计学处理,χ2=37.734,P<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用5 ml肝素液封管其堵管率明显低于2 ml。
4 讨论
4.1 血管的选择 从表1看,血管的选择与穿刺成功率有很大的关系。耳后、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额角分支由于较浅显、粗直、易固定,穿刺成功率均>70%。额正中静脉穿刺成功率虽高达85.37%,但由于其延伸到眉间部时,变成又细又多的小静脉围绕双眼部向心回流,使液体回流速度变慢,逐渐淤积,由血管壁渗出到组织内。因此如患儿液体量多,输注时间长时最好不采用此静脉留置。可选用耳后静脉、颞浅静脉或其额角分支及头部其它浅静脉。 颞浅静脉虽外观可见血管浅且直径较粗,但其周围组织较疏松,血管下有2~3 mm的脂肪层及疏松的结缔组织,不易掌握深浅度,一次穿刺成功率较低(64.80%)。故穿刺时一定要绷紧局部皮肤,固定血管,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估计深浅度。 4.2 留置天数与置管并发症的关系 留置天数的长短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由于患儿头部可用来留置的血管较少,对有些危重患儿从长期输液的需要考虑,不得不尽量延长留置时间。我们认为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对无菌和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 d是完全可行的。本组8例患儿保留天数达9 d,无1例发生静脉炎,随机抽样5例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但是为了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化学性静脉炎和小的血凝块进入血管引起堵塞,留置的天数最好不超过7 d。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留置针肝素封管液对患者出凝血功能影响的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