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梅静 李淑荣 梁艳敏 牛素玲

摘 要: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糖尿病(DM)组与同期住院AMI不合并糖尿病(NDM)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AMI合并DM的临床特点,结果发现DM组无痛型心肌缺血、心悸、恶心呕吐、出汗、呼吸困难均高于NDM组(P<0.05),同时发现急性左心衰竭及病死率与NDM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取适宜饮食与营养,预防皮肤粘膜感染,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强化健康心理指导等护理措施,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 糖尿病 护理

Key words:myocardial infarction,acute diabetes mellitus nursing care▲

  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糖尿病(DM)临床上常见,为了对AMI合并DM的患者临床特点进行探讨,笔者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4~1998年共收治AMI 306例,其中合并DM者67例,男42例,女25例,年龄56~88岁,平均65岁。均为Ⅱ型DM,病程平均6年,即称DM组。另一组为同期住院的AMI不合并DM者67例,男34例,女33例,年龄47~80岁,平均61岁,称NDM组。
1.2 方法
  经询问病史,查心肌酶谱、血糖、全导心电图、胸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监护等手段收集资料,各项数据用百分率(%)表示。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DM组与NDM组临床症状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组别 例 无痛型 心悸 恶心呕吐 出汗 呼吸困难
例次 % 例次 % 例次 % 例次 % 例次 %
DM 67 30 44.78 32 47.76 21 31.34 50 74.62 60 89.55
NDM 67 18 26.86 18 26.86 10 14.92 34 50.75 48 71.64
χ2   3.927 5.391 4.196 7.178 5.774
P <0.05 <0.05 <0.05 <0.05 <0.05


  住院期间DM组与NDM组并发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


组别 例 肺部感染 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左心衰 心源性休克 室壁瘤 脑血管意外
例次 % 例 % 例 % 例 % 例 % 例 %
DM 67 13 19.40 32 47.76 30 44.78 5 7.46 2 2.98 1 1.49
NDM 67 7 10.45 20 29.85 14 20.89 4 5.97 2 2.98 4 5.97
χ2   1.469 3.802 7.613 0 0.257 0.83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DM组与NDM组病死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死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 泵衰竭 猝死 严重心
律失常 脑血管
意外 病死率
Ⅲ Ⅳ 合计 (%)
DM
NDM 67
67 5
1 4
1 2
2 2
0 1
0 14
 4 20.90
 5.97


  两组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198,P<0.05)。
3 讨论

3.1 AMI合并DM的症状体征分析
  AMI合并DM患者症状体征多而复杂,尤以无痛心梗发生率高,本组占44.78%,多因糖尿病性心肌植物神经功能受损所致,DM病情加剧[1]DM代谢紊乱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掩盖原发病,导致疼痛不典型或无痛。无痛心肌梗塞主要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双肺底湿罗音、恶心、呕吐、大汗、精神障碍,易误诊为胃肠疾患、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疾患。
3.2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分析
  AMI合并DM患者致应激状态,糖代谢紊乱加剧,易诱发酮症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心肌局部缺氧引起冠状动脉扩张的实验研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咪唑安定及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
    急性肠脂垂炎七例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活化蛋白C抵抗在心肌梗塞患者中的阳性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神香苏合丸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