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活动对康复的影响

Ⅰ-Ⅱ Ⅲ-Ⅳ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s)
早期活动组 34 27 7 2 32 2 32 3 31 25.6±12.83
4周程序组 34 19 15 9 25 8 26 14 20 43.0±29.94
χ2   4.30 5.31 4.22 9.49 3.11*
P   <0.05 <0.05 <0.05 <0.01 <0.01

  * 为t值
  从表2、3可见,早期活动组病人活动后各项指标明显低于4周程序组(P<0.05或P<0.01)。

4 讨论

4.1 AMI病人早期活动的可行性
  AMI病人早期起床活动和早出院是近年的新趋势。早在1956年学者就提出,AMI后14 d内进行早期活动,并对早期分级活动程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2]。但由于AMI病情凶险,并发症严重,医务人员对早期活动存在顾虑,临床上大多仍实施4周程序康复法[1]。本组观察结果表明,早期活动法对AMI病人活动后的临床症状及康复指标与4周程序康复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了早期活动的可行性。
4.2 AMI病人早期活动可促进早日康复
  本文结果显示,早期活动组心功能、心律失常、心绞痛、精神忧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4周程序组,说明了AMI病人早期活动,既促进了心脏的康复,还改善了病人精神状况。
4.3 AMI病人早期活动缩短了住院日
  美国康复学会1990年建议,将冠心病康复的不同发展阶段分为4期,住院日为1~2周[3]。据国内对26所医院的调查结果表明[4],AMI病人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住院最短21 d,最长为74 d,平均36 d。表3结果表示,早期活动组平均住院日为(25.6±12.83)d;4周程序组平均住院日(43.0±29.94)d,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早期活动组平均住院日缩短了17.4 d。

5 小结

  笔者认为AMI病人早期活动有可行性,并可促进其早日康复,早日出院。对于AMI病人早期活动对预后的影响,如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远期预后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何持平(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温州,325000)

参考文献:

[1]郑 玲.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康复活动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6):291
[2]曲宝戈,王学文.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脏康复的几个有关问题.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6,16(1):5
[3]王 蓓.心血管疾病护理的新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1):4
[4]袁剑云,刘华平,罗宾.卡夫.中国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康复护理现状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2):745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心肌局部缺氧引起冠状动脉扩张的实验研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咪唑安定及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
    急性肠脂垂炎七例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活化蛋白C抵抗在心肌梗塞患者中的阳性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神香苏合丸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