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留晶体前囊的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
|
贾晓青 刘淑金
白内障合并玻璃体混浊,尤其是晶体后囊混浊或外伤所致的晶体后囊破裂时,传统的方法是在平坦部行晶体全部切除及玻璃体切除,以解决屈光间质的混浊。但手术后由于无晶体囊膜支撑,致使人工晶体植入困难[1]。我院1993~1995年成功为5例(16眼)行保留晶体前囊的手术并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5例(16眼)中,男14例,女1例,年龄11~32岁,平均24.5岁。其中外伤性白内障合并玻璃体积血6眼,外伤性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物5眼,先天性白内障后囊混浊2眼(1例),并发性白内障合并玻璃体混浊3眼。
2 手术方法
术前充分散瞳,球后及面神经阻滞麻醉。在上方角膜缘半切开6.5 mm,平坦部制作三孔道式玻璃体切除孔。于颞上及鼻上孔伸入巩膜穿刺刀,向晶体中心方向刺开晶体后囊的周边处,再分别伸入切割头及灌注头达晶体中心。先切除晶体核,依次切除后、前皮质。切除频率为120/min,用切割头行前囊下抛光,清除上皮细胞。最后将后囊切开,改颞下玻璃体腔灌注,鼻上孔伸入导光纤维,置角膜接触镜,切除玻璃体,切除频率为300/min。将原已半切开的角膜缘切口扩大,前房及虹膜后注入甲基纤维素,将人工晶体植入后房达睫状沟部位。
3 结果
15例(16眼)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6.4个月,前囊混浊1例,视网膜脱离1例,其余视力改善均在0.3以上,最高为1.2。其中0.3~0.5者7眼,0.5以上9眼。
4 护理
4.1 术前护理 ①病人眼疾情况复杂,思想负担重,对手术多有疑虑,我们对此耐心解释和开导,术前向病人说明手术的方法及其优点,让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②病人多有外伤史,术前应积极治疗并发症。③控制眼内炎症,活动性出血后3~6个月方可手术。术前按内眼手术常规护理。 4.2 术后护理 4.2.1 本组病例全麻2例,局麻13例。术后病人卧床3~5 d,避免头部震动,双眼包扎严格限制眼球活动。防止咳嗽,保持大便通畅,若3 d未排大便,可给缓泻剂。 4.2.2 术后双眼包扎3~5 d,24 h后换药,1/d。若反应重,出现角膜水肿、KP()、前房房闪强阳性,甚至有纤维素样渗出、虹膜后粘连、高眼压等,可隔日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术后6 d拆除结膜线,并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 4.3 并发症的护理 4.3.1 虹膜后粘连:因术中过多刺激虹膜所致。术后给予托品酰胺或美多丽眼水散瞳,2~3/d,活动瞳孔,预防虹膜后粘连。本组无1例出现虹膜后粘连。 4.3.2 继发性青光眼:一过性眼压升高,常见于术后1~2 d,主要因术后炎症反应及使用粘弹剂等引起,无须特殊处理。持久性眼压升高,可给予高渗脱水剂或碳酸酐酶抑制剂。严重者可考虑睫状体冷冻治疗。本组无1例继发青光眼。 4.3.3 视网膜脱离:由于术中损伤视网膜或术后玻璃体机化物形成而引起视网膜脱离,多在3个月之内发生。随访发现1例视网膜脱离,按视网膜脱离原则处理。 4.4 出院指导 出院后注意眼部卫生,勿用力揉眼,勿压迫眼球;定期到医院复查;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作者单位:河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眼科,郑州 450044
参考文献
1 陈 刚,张效房.保留晶体前囊的晶体玻璃体切除手术的临床观察.中华眼科杂志,1997,33(6):444
上一个医学论文: 230例药物流产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术中配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