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内营养在胃肠手术病人术后早期的应用 |
|
胡辉
摘要 为了探讨应用肠内营养(EN)的安 全可行性,结合腹部胃肠术后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的特点,对47例胃肠手术病人于术后早期( 第1天)开始实施E N,实施前后对病人的营养及血生化指标进行监测比较,经t检验,前者有非常显著 性差异(P<0.01),后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应用EN后营养状况优于应 用前;应用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术后早期EN安全可行。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术后早期 能全力
Key words enteral nutrition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nu trision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支持在经济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它具有 氮利用率高、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完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经济安全、操作简便 、易于临床管理等优点。1997年7月至1999年11月,我院对47例腹部手术病人术后早期实施E N,探讨其可行性。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7例中男44例,女3例,年龄25~86岁,平均55.5岁。其中胃癌10 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消化道穿孔30例,胰头癌1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47例中经鼻 肠管输入44例,经鼻胃管输入1例,经空肠造口导管输入2例。
2 方法
2.1 EN实施的途径 ①鼻胃管途径:适用于食管手术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于术终前将鼻胃管前端置于幽门 以远处。②鼻肠管途径:适用于胃大部切除术、胰腺手术等,术毕将鼻肠管 置于Treitz韧带以下约30 cm处。③空肠造口导管途径:适用于急性胰腺炎、肠瘘等手术附加空肠造口者。 2.2 EN实施方法 术后第1天行静脉采血后,将营养制剂能全力®(温度约37℃)经上述 途径连接EN泵管,采用EN输注泵,缓慢均匀地滴注,速度由20 ml/h逐渐增至100 ml/ h;容量由300 ml/d至第3天以后增至1 500 ml/d,共5~7 d。严格按无菌技 术操作,避免污染。 47例分别于术后第1天(EN开始前)和应用EN 5 d后行清晨空腹采血,检测血生化指标。
3 结果
3.1 EN前后病人的血生化指标变化见表1 表1示,病人的各项血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EN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EN前后病人的血生化指标的变化 (±s,mmol/L)
肝 功 能 肾 功 能 电 解 质 血 糖 GPT(U/L) 总胆红素 尿素氮 肌肝(μmol/L) 钾 钠 氯 应用前 <50 <12 4.55±3.51 37.00±16.58 4.41±0.51 136.20±5.87 97.65±3.57 5.99±1.59 应用后 <50 <12 5.43±3.10 40.76±8.54 4 .28±0.56 136.90±6.03 98.35±3.98 6.14±1.53 t 1.38 1.48 1.26 0.61 0.96 0 .50 P >0.05 >0.05 >0.05 >0.05 >0 .05 >0.05
3.2 EN前后病人的营养指标变化见表2 表2 EN后病人的营养指标的变化 (±s)
评定指标 体 重 (kg) 血 白蛋白 (g/L) 血前蛋白 (mg/L) 血视黄醇结合蛋白 (mg/L) 术后第2天 57.20±9.30 28.3 5±6.18 212.65±59.83 22.83±11.32 术后第7天 57.20±11.30 31 .80±5.29 268.30±65.40 31.90±7.81 t 0.00 1.90 2.81 2 .95 P >0.05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下肢屈曲活动和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恶性肿瘤自体瘤苗治疗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