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方位冷冻治疗中晚期肝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
吴爱华 蒋云
摘要 采用全方位冷冻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病人51例,经随访术后1、3、5、9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4.5%、47.0%、15.6%及11.7%。对术后主要并发症如出血、血红蛋白尿、肝功能衰竭、胸水、高热、皮肤溃疡等,采取止血、维护肝肾功能、保暖或降温、取舒适卧位及配合胸腔穿刺术等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 全方位冷冻;肝癌;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Key works cryosurge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mplication;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全方位冷冻术是用多针头插入式致冷探头的深部冷冻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方法,我科从1987年开始进行此方法的研制与实验研究。1988年5月至1996年12月,行全方位冷冻治疗中、晚期肝癌51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1例中男48例,女3例,年龄32~65岁,平均54.9岁。原发性肝癌47例,继发性肝癌4例(2例源于肺癌,2例源于直肠癌)。47例原发性肝癌中,HBsAg阳性39例,占83.0%。肿块直径平均8.7 cm,>8 cm 36例。适应证:大肝癌、中晚期肝癌能耐受手术者;肝功能基本正常,无黄疸及无明显腹水者;癌块不超过右半肝或左三叶者;癌块近第1、2肝门切除困难者;无肝外转移者[1]。术后并发症:腹腔内出血5例,消化道出血2例,肝功能衰竭3例,胸水7例,一过性血红蛋白尿11例,皮肤溃疡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
2 方法及结果
2.1 冷冻设备及原理 采用东风汽车公司中心医院肝外研究所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联合研制的冷冻机,该机由多针插入式致冷探头、连接软管及机体三部分组成。每个针状致冷探头直径为3 mm,双通道。有3针、6针、9针及12针联合组成多种致冷探头系列,根据肿瘤大小选用。软管连接方便,机身由液氮输出贮存系统、测温及安全装置组成。冷冻机工作时,通过向机内液氮杜瓦容器内加压,使液氮由杜瓦容器通过软管直至致冷探头的每个针头状致冷探头内管,再由内外管之间返回机器内,通过液氮在每个针状冷冻探头内的循环,将探头周围的热量带走,产生冷冻效应。 2.2 冷冻方法 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内插管麻醉下实施手术。肋弓下人字型切口剖腹,暴露肝脏癌块,根据癌块大小选择致冷探头数及类型,插入到癌块内。每根致冷探头间距2.5~3 cm。开机后首先在每个针状探头周围结冰并逐渐扩展,直至各针周围冰团相互融合形成一大冰团时将肿瘤完全包裹。此时开始计时,持续8 min后停机,待冰团自然解冻融化,完成1个冻融周期。根据肿瘤情况可行1~2个冻融周期。有效冷冻区温度为-96~-112℃。使癌块产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有效地杀灭癌细胞的作用。 2.3 结果 经随访,术后1、3、5、9年的生存例数分别为38、24、8、6例,生存率分别为74.5%、47.0%、15.6%及11.7%。
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 术后出血 术后出血是全方位冷冻治疗肝癌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有5例。主要原因为肝癌多与肝硬化并存,肝硬化病人Ⅰ、Ⅱ、Ⅴ、Ⅷ凝血因子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凝血机制障碍,加之脾功能亢进时血小板减少,故术后易发生出血。护理措施:①连续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每15~30 min 1次,观察肢体血管充盈情况及皮肤有无湿冷现象,对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早期休克者行CVP监测。详细记录24 h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②冷冻后,腹腔内留置双腔引流管。注意引流物的性质、量,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并保持其通畅,防止血块堵塞。本组3例于术后3~4 d引流出鲜血300~500 ml,经输新鲜血,补充血小板、凝血酶原及使用止血药治疗后痊愈。③仔细观察有无迟缓出血现象,注意病人有无腹肌紧张、腹痛等情况,伤口敷料及周围皮肤有无皮下瘀血。本组2例分别于术后第1、10 d,因咳嗽、翻身时突感腹部剧痛,敷料被鲜血渗透,并从引流管及伤口周围引出鲜血500、550 ml,腹穿抽出鲜血600、700 ml。即再次剖腹探查,术中见小血管破裂,给予手术止血及对症处理,治愈出院。④本组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分别于术后第2、3 d出现呕血及便血,出血量350、500 ml。给予禁食,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同时由胃管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8 mg加生理盐水100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双管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外囊区出血破入脑室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病人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