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双管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外囊区出血破入脑室的护理

识、瞳孔变化,定时测量并记录。本组1例躁动,6 h后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急查CT,提示再出血,通过再次手术病情好转。
  5.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给氧可提高病人血氧饱和度,改善脑的代谢,减轻脑水肿,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氧流量一般为2~4 L/min,氧浓度为30%左右,如果给氧浓度超过50%,持续时间不宜超过24 h,以免损伤肺组织。本组2例全麻插管病人出现喉头水肿致轻度呼吸困难,采用α-糜蛋白酶4 000 U及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200 ml雾化吸入,2~3/d,1 d后症状缓解。对于痰多粘稠,有意识障碍者应早行气管切开术。本组2例于术后24 h行气管切开术缓解了呼吸道梗阻症状,1例因家属拒绝手术而死亡,1例因长期结核病致肺脓疡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死亡。
  5.4 防治消化道出血 因脑出血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应激性溃疡出现消化道出血。护理中要密切观察血压及腹部情况,24~48 h置鼻胃管,24 h监测胃内pH值以指导临床用药。本组2例术后12 h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即静脉推注洛赛克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加高舒达20 mg,每12 h 1次,1例2 d后出血停止;1例因大出血死亡。
  5.5 脑室引流护理 全套引流装置应妥善固定,保持其密闭性。掌握引流瓶的高度很重要。仰卧时以耳屏为基线,侧卧位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引流瓶的内管应在基线上17~18 cm,最高不应超过20 cm。保证引流通畅,每4~8 h向管内注入尿激酶2万U,注射速度宜慢而均匀,夹管保留2~3 h后开放,直至引流出清亮脑脊液。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每日晨更换引流装置,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颅内感染。本组1例术后2 h引流出鲜红色血性脑脊液250 ml,急查CT,提示再出血,经再次手术后病情好转。无1例发生堵管、脱管及感染现象。
  5.6 康复期护理 因高血压脑出血致残的病人若术后症状不再加重,神经障碍症状、体征稳定后12~24 h即可开始对病人进行康复护理[3]。①心理护理。脑出血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致生活不能自理,表现为焦虑、急躁、丧失治疗信心。护理时首先向病人说明目前医疗技术发达,该疾病是可以治好的,并介绍同病室康复效果较好的病例,使其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②肢体功能训练。本组有12例偏瘫病人,制定康复计划后即开始实施。对于上肢训练,先从大关节的被动活动开始,逐步到小关节的被动活动,最后形成主动活动。并着重进行抓、拿、提、拾、握等微细功能的训练。而下肢训练先从床上活动逐步到站立、迈步到搀扶行走,最后形成自主活动。整个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过程中还可辅以沐浴、按摩、磁疗、康复器材的使用,以帮助病人早日康复[3]。本组8例术后完全恢复自理能力,4例部分生活自理。③语言康复护理应与整体康复护理同步进行。要鼓励病人用语言表达意识,从开始的单音节如吃、走、睡等到简单的词、句,逐步复杂。本组3例失语病人术后经训练恢复了语言功能。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脑室外引流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分析
    神经外科病人行持续腰穿外引流的护理
    成人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上尿路取石术后内 外引流方式的比较
    肝脓肿的外科引流问题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引流口处皮肤反复破溃
    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胸
    自制简易气管引导器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
    早期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体会
    改良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内
    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对急
    引流管堵塞后的处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张力性气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