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双管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外囊区出血破入脑室的护理

施红雁

  摘要 采用双管引流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外囊区出血破入脑室病人20例,结果:生存率80%,死亡率20%。重点阐述了对此类病人早期行双管引流术、术后予尿激酶溶解血肿、围手术期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防治并发症、康复期指导功能锻炼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双管引流;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Key words double-tube drainage; hypertension; cerebral hemorrahge; nursing care

  我科1994~1996年采用双管引流法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外囊区出血破入脑室病人20例,效果良好。本法具有方法简便,手术时间较短,创伤小,引流彻底的优点,同时能降低颅内压力,有效降低死亡率。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0~70岁。发病前有5~20年高血压病史。本组病例均于发病后6~8 h行CT扫描,显示出血部位原发于壳核、外囊区且破入脑室。出血量<40 ml 8例,40~60 ml 9例,>60 ml 3例,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8分13例,9~12分4例,≥13分3例。伤后6~8 h手术6例,9~24 h手术6例,2~3 d手术8例。

  2 方法

  按照CT扫描作体表标记钻孔位置,常规消毒后行颅骨钻孔,一孔指向血肿腔,一孔指向同侧或对侧侧脑室。先行脑室引流,引流出部分脑脊液,再行血肿腔穿刺,低负压(0.98~1.96 kPa)吸引,清除血肿后在腔内置直径为2~3 mm硅胶管1根,术后每4~8 h注射尿激酶2万U,保留2~3 h后开放引流管,直至引流出清亮的脑脊液。

  3 治疗效果

  20例病人经双管引流3~5 d后,脑脊液清亮,出血停止。其中恢复良好(其神志、肢体功能基本同发病前)6例,轻残(部分肢体功能障碍)6例,重残(长期卧床,失去自理生活能力)4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20%。死亡原因:1例术后再出血;2例脑疝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

  4 讨论

  4.1 据报道,高血压性脑出血在脑血管病中约占1/3,而死亡率却占脑血管病之首位[1]。本病多发生于50~60岁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一旦发生,采用非手术疗法死亡率高达40%~70%。故寻找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极为重要。脑基底出血简要分为3型[1]:①外侧型,即壳核和外囊出血;②内侧型,丘脑、下丘脑和内囊出血;③混合型,内、外侧均有血肿。其中壳核出血是最常见的部位。血肿增大过程中首先累及“脆弱三角区”部位,当此部位破坏后血肿即穿入侧脑室,形成血肿对脑室的充填或铸型,是病情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另外,血肿周围组织压力远比颅内压为高,故提出尽早清除血肿[2],减轻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以防止脑疝发生,恢复脑功能,减少病死率和提高生存质量。
  4.2 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常用的外科手术方式有:①开瓣或骨窗清除血肿,要在全麻下开颅,创伤性大,术后脑组织反应重,并发症多;②单孔引流术对出血急性期血肿多呈凝固状态者,不易达到引流的目的,且未行脑室引流,不能有效降低颅内压;③双管引流法简便,手术时间较短,创伤性小,行脑室引流缓解颅内高压,又行血肿腔引流,术中可通过脑针吸引出大部分血肿,术后予尿激酶溶解血肿,反复抽吸以清除血肿。因此,对于高血压性壳核、外囊区脑出血破入脑室者,采用双管引流能有效地清除血肿,达到充分引流的效果。

  5 护理

  5.1 术后体位 全麻尚未清醒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血压正常,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口腔分泌物引流,防止误吸和窒息。翻身时防止头部扭曲。
  5.2 生命体征监护 20例病人术后均定时监护生命体征。重危病人每30 min监测1次。①血压监测。病人因长期患高血压动脉硬化,术后应加强对血压的监测。将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16~21.3/8~12 kPa),一是避免再出血,二是可以减轻脑水肿。本组1例病人因顽固性高血压术后再出血死亡。②呼吸监测。保持呼吸18~20/min,因脑疝常致呼吸中枢受累,出现深而慢的呼吸,致PaO2下降,加重脑水肿。③脉搏及体温监测。脉搏控制在70~80/min,可保证脑部血供,体温控制在38.5℃以下,以减轻氧耗量,防治脑水肿。④密切观察意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脑室外引流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分析
    神经外科病人行持续腰穿外引流的护理
    成人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上尿路取石术后内 外引流方式的比较
    肝脓肿的外科引流问题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引流口处皮肤反复破溃
    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胸
    自制简易气管引导器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
    早期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体会
    改良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内
    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对急
    引流管堵塞后的处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张力性气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