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人教育对股骨颈骨折病人疾病知识水平的影响 |
|
张王月 朱风容 吕美娜 王丽君 高德彰 吴光煜 庞洁
摘要 对观察组(30例)股骨颈骨折病人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的病人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术前、术后知识及康复期知识,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运用股骨颈骨折知识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组病人教育前后股骨颈骨折的疾病知识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教育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疾病知识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育后不同时段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知识均值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的病人教育在提高股骨颈骨折病人疾病知识水平方面明显优于零散、不系统的健康指导。 关键词 病人教育;股骨颈骨折;知识 Key words patient education; femoral neck fracture; knowledge
病人教育是医院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地帮助病人学习的行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增进病人的疾病知识,从而改变病人的行为,最终促进病人的康复。那么,病人教育与以往临床上进行的零散、不系统的健康指导有何区别?在增进病人的疾病知识方面何者更有效?为此,我们进行了这项研究,旨在揭示病人教育的有效性,并为临床开展股骨颈骨折病人教育提供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参考。
1 对象
4所教学医院8个骨科病区中已确诊的新鲜股骨颈骨折(骨折时间在3周内)、没有严重的合并症并且愿意合作的病人。随机取每个医院1个病区的病人作观察组,另1个病区的病人作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两组接受内固定手术与假体置换均为15例。两组其它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的比较(例)
组别 配偶 年龄段 文化程度 骨折类型 合并症数目 有 无 ≤39 ~49 ~59 ~69 ≥70 ≤小学 初中 高中(中专) ≥大专 Garden Ⅱ Ⅲ Ⅳ 0 1 2 观察组 22 8 6 2 4 12 6 9 6 7 8 2 8 20 15 12 3 对照组 21 9 3 3 5 15 4 11 6 8 5 1 13 16 20 8 2 χ2 0.100 4.044 0.959 1.968 1.714 P >0.05 >0.05 >0.05 >0.05 >0.05
2 方法 2.1 问卷设计:自行设计股骨颈骨折病人知识调查问卷。由骨科专家与护理学专家认可。正式调查前作预调查,重测信度为0.8653。问卷包括骨折后的知识、手术后的知识和康复期的知识三部分内容。具体内容有体位知识、营养饮食知识、对骨折的认识、对锻炼的认识、锻炼方法、负重知识、用拐知识、病人对自己在疾病中所起作用的认识8个方面。本问卷主要从认知领域了解病人的知识水平。鉴于内固定与假体置换病人的不同情况,本问卷为其分别设置了项目。问卷包括46项陈述,内固定与假体置换病人各需回答40项,每项陈述设是、否、无法判断3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计分方法:回答正确计2.5分,回答不正确或无法判断均计0分,分数越高说明病人对股骨颈骨折知识了解越多。 2.2 调查与统计方法:采用访谈法收集知识资料,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通过病历获得。病人知情同意后,在其入院后1~3 d(手术前)收集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并进行股骨颈骨折知识测验,当场回收调查问卷;手术后2周(出院前)和手术后4周(出院后家访)分别进行股骨颈骨折知识测验,问卷均当场收回。3次测验均为同一内容的调查问卷。 原始数据用Foxbase+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两组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的差异性用χ2检验分析,股骨颈骨折知识掌握情况用t检验分析。 2.3 教育方法:对照组病人接受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其中包括医生和护士零散、不系统的指导;观察组病人除接受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外,还接受研究者系统的院内教育,即首先制定出教育目标(病人能够叙述股骨颈骨折的有关知识),然后采取评估知识水平、制订教育计划、实施教育方案、评价教育效果的四步骤教育程序。教育策略包括个体化指导、知识手册、教育家庭重要成员。其目的是通过提高病人的疾病知识水平,从而改变病人的态度与行为,最终促进病人顺利康复。
3 结果
两组教育前[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风病人院前急救的护理程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