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法再通管效果的观察

蒋燕 蔡林英

  近年来,临床上对重危、癌症晚期、需要长期输液或静脉穿刺有困难的病人,多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每次输液结束后常规采用肝素钠或生理盐水3~5 ml缓慢推注完后拔针封管[1],但由于封管方面的种种原因经常发生再通失败(堵管),需重新更换留置针再穿刺,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我们对封管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8年7~10月在我院内科监护室住院且意识清楚、生活不能自理、需长期补液的病人69例(164例次),其中男5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6.6岁。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87例次;对照组37例,留置针输液77例次。穿刺部位全部选用手背或前臂浅静脉。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型号为REF-383223;规格为0.9 mm×19 mm。
  1.2 方法 实验组用0.9%氯化钠注液5 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内先缓慢推入3 ml后,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封管;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5 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内缓慢全部推完后拔出输液针封管。
  1.3 观察指标 两组平均封管时间均在13.5~14.5 h后再通管使用,要求溶液点滴通畅,达到40~60 gtt/min即为再通管有效。

  2 结果

  两组静脉留置针再通管效果见附表。

附表 两组静脉留置针再通管效果比较(例次)


组别 例次 有效 失败 有效率(%)
实验组
对照组 87
77 81
50 6
27 93.10
64.93

  两组再通管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18.45,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附表示,实验组封管方法再通管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输液结束后封管时,当封管液推注完后未拔出输液针前,留置针管腔内充满了封管液,但拔出输液针后原留置针管内所占的体积就会有液体补充,这样血液就有机会返流至留置针管内,虽然只有少量的血液返流,但也容易造成留置针管腔的阻塞或部分阻塞,影响再通管的效果。而先推注3 ml使留置针管腔充满了封管液,然后边推余液边拔针,可使原来输液针内液体所占体积逐渐被封管液填充,避免了血液的返流,使留置针再通管效果明显提高。该方法简便易学,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上海 200090

参考文献

 1 梁 燕.生理盐水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临床观察.山西护理杂志,1998,12(2):80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腹膜后肿瘤手术并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切除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经股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在射频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附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留置双J管患者的护理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心房颤动患者经静脉体内电复律术后早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