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消化系肿瘤应用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的护理

熊汉香

  我科1998年1~12月,应用羟基喜树碱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肿瘤22例,报告如下。

  1 资料

  本组男18例,女4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70岁,平均53岁。本组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晚期消化系肿瘤,其中胃癌4例,食管癌2例,直肠癌8例,结肠癌8例。行常规化疗效果不佳而采用本法。
  方法:选择化疗药物的剂量,根据病人状况、体表面积和化疗方案而定,羟基喜树碱剂量为6~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静脉滴注4 h,1/d,连续用药10 d后用5-Fu,0.5~0.75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1 000 ml,静脉滴注10 h,连续用药5 d为1疗程。间隔5~7 d,继续第2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1],为了预防呕吐,在化疗前后,静脉推注胃复安20 mg。
  结果: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实体肿瘤疗效评定标准,本组22例均经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3个疗程后,经B超、胃镜检查,行肿瘤治疗前后对照,完全缓解2例(9.1%);部分缓解12例(54.5%);稳定6例(27.3%);无效2例(9.1%)。病人出院后,电话随访1年,22例病人中重返工作单位6例,在院持续支持治疗及免疫治疗8例,在家休息,生活能自理6例,死亡2例。

  2 护理

  2.1 化疗前护理 化疗前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介绍该药物抗癌机理及疗效;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做好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常规、B超、胃镜等检查,了解肿瘤的病理检查结果,以利观察。
  2.2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 羟基喜树碱通过胃肠道吸收,经大小便排出体外。22例病人中恶心、食欲不振12例,呕吐频繁10例,同时伴有腹痛、腹泻2例。辨证施护认为:久病中耗伤脾气,脾虚不能承受水谷,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亦有因胃阴不足失其润降,引起呕吐,正如《证如汇外,呕吐》中说,阳虚成呕,不把胃家为病,所谓无阴则呕也。取用健脾理气中药(党参20 g,白术15 g,甘草6 g,八月扎10 g,木香8 g等加减),煎服、早晚1次。若肾精亏损用滋肾益精中药(制首乌15 g,熟地20 g,杞子10 g,补骨脂10 g,菟丝子10 g,女贞子15 g等),经上述中药配合治疗,恶心、呕吐完全消失16例;食欲不振4例;2例未坚持服药,疗效不佳。
  2.3 静脉血管的保护 羟基喜树碱是植物喜树中研制的抗癌新药,为微黄澄清透明液体,通过静脉注射达到治疗作用,但它对静脉血管刺激性大,静脉点滴持续时间较长,易发生色素沉着、静脉炎或血管栓塞,故在输液结束30 min后,给予50%硫酸镁湿敷以预防静脉炎发生,本组无静脉炎发生。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武汉 430022

参考文献

 1 洪 专,郑秀兰,吴罕利等.羟基喜树碱联合方案治疗胃癌30例.南京中医学报,1994,10(2):1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精华择要
    复方五倍子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8例
    三合汤治疗消化性溃疡200例
    血浆置换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消化道缝合器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中的应
    产前B超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新生儿消化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胆囊排空功能及西沙必
    针刺配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消化性溃
    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消化道运动功能研究
    以心脑疾病为首发表现的急性上消化道隐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中LPO含量 SOD及GSHP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