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深静脉置管的运用及护理进展

静脉穿刺行上腔静脉置管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穿刺点距锁骨头上缘的距离K(cm)。置入导管长度,右侧为8 cm+K,左侧为11 cm+K。
3.4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这是一类从肘窝静脉插入,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远端的深静脉置管。它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限制,在无感染情况下留管长达10~14 d。与颈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相比,PICC创伤小、感染及栓塞机会低,适应证广,费用低。穿刺前要选择适当的静脉以及正确估计导管插入长度,术中可用X线辅助定位。穿刺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继发感染、败血症。此法不能用作抽取血样[15]。结合外周与中心置管术的特点,王丽姿等[16]采用腋静脉置管164例,无1例出现血胸、气胸、空气栓塞、出血等并发症。

4 护理

  穿刺成功后,深静脉导管的维持主要依靠精心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延长置管的时间,护士在中心静脉通道的维护及病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17]。
4.1 导管的护理:①冲洗及封管。每次输液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导管,输液完毕,用0.9%氯化钠注射液3 ml推注后封管,封管要紧密[18],也可用封管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氢化可的松25 mg、肝素50 mg)2 ml在输液后推注[19],或用肝素稀释液(25 U/ml)1 ml经肝素帽注入,然后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20]。黄文霞[21]报道用肝素稀释液封管引起过敏1例,因此,应密切观察稀释肝素液封管后的反应。②导管的固定。防止滑脱,除了距穿刺点1 cm处固定外,5 cm处再用长3 cm、宽2 cm胶布固定,固定部位避开关节及凹陷处[18]。③换管。使用时间长、受药物刺激等致管径变细,或导管被压折、血液回流阻塞时,在严格消毒导管周围皮肤后,通过原穿刺点,可以多次换管[18]。
4.2 穿刺处皮肤的护理:①消毒液。碘伏能持续灭菌,防止细菌经皮下隧道逆行入血。Maik认为洗必泰优于碘伏及酒精。不主张用抗生素膏。因研究表明抗生素膏的应用与链球菌感染增加有关[7]。②敷料。一般认为每周换敷料3次,在ICU则每2 d 1次。而透明敷料较棉质敷料易增加感染机会[7]。也可采用3M一次性粘胶,每周换药1次[20]。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腹膜后肿瘤手术并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切除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经股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在射频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附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心房颤动患者经静脉体内电复律术后早期
    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机制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