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子宫三角形次全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袁琳

  子宫三角形次全切除术是目前妇科治疗子宫肌瘤的 一种新术式。近年来,有 报道该术式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较大意义[1]。我院于1999年3~10月应用 子宫三角形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7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例,年龄27~42岁,平均35岁。其中子宫多发性小肌瘤2例,子宫前后壁肌瘤3例,子 宫腺肌瘤2例。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三角形次全切除术,7例全部Ⅰ期愈合,临床治愈。

2 手术配合

2.1 术前准备
  ①心理护理。术前探视患者,告知其手术治疗的目的、方法、术中术后可能产生的不适和处 理办法,消除疑虑,树立信心。②物品准备。除准备子宫切除器械1套外,另需准备弯头持 针器1把,子宫旋拉器1副,卵圆钳2把,双极电凝1副,0号Dexon线2根,热生理盐水少许, 电动吸引器。③手术间准备。术前1 d彻底清洁手术间,用“84”消毒液擦拭墙、地面、台 面、手术床、无影灯,手术间用40%甲醛2 ml/m3加高锰酸钾1 g/m3熏蒸消毒。术日晨 用臭氧发生器消毒1 h。
2.2 术中配合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双膝关节处用束脚带固定双腿;用套管针行静脉 穿刺并加三通管连接;留置导尿管,连接好尿袋;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面罩持 续低流量给氧,连续监测血压。
  ①术者于耻骨联合上2~3 cm处横弧形切开皮肤8 cm,正中横行切开皮下脂肪层3 cm,钝性 分开皮下脂肪层暴露腹直肌前鞘,横行剪开腹直肌前鞘,分离腹直肌暴露腹膜。②在膀胱顶 3~5 cm处横行撕开腹膜,器械护士递子宫旋拉器,探查后将子宫尽量提起,使子宫体暴露 在腹膜外,递2把无齿卵圆钳分别钳夹两侧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在两侧子宫角内侧1 cm处 向子宫峡部方向三角形切除子宫上段,下界在子宫膀胱腹膜反折上0.5~1 cm(如病灶切除 不满意或子宫肌腺症患者,下界可适当向下延伸),保留的子宫两侧壁厚度约1~2 cm,出血 处钳夹,双极电凝止血,0号Dexon线由三角形的下界开始连续“U”字形对应缝合子宫创面 ,在子宫底部缝合结束打结。缝合后自然形成小子宫形态[2]。③观察子宫缝合处 无渗血,还原解剖位入腹腔,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不缝合前后腹膜,续用0号Dexon线连 续缝合筋膜层及皮下层。
2.3 术毕处置
  术毕敷料包盖伤口,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护送回病区,并做好交接班。

袁琳(武汉市第六医院手术室, 武汉 430015)

参考文献
1,刘家惠.子宫多发性肌瘤合并葡萄胎.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4):193
2,金志魁.子宫肌瘤的保守性手术.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5):267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子宫胎盘病理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25例临床分析
    1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整体护理
    经子宫颈冲洗宫腔收集滋养细胞进行产前
    改良式子宫被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
    乌鸡调经丸对动物子宫和卵巢的影响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与低剂量炔诺
    消化道缝合器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中的应
    微卫星不稳定性及DNA错配修复系统与子
    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隐
    线虫死亡基因同源物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