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过氧乙酸有效浓度的监测及管理对策

王大连 孙敏冠

  摘要 为保证临床使用中过氧乙酸有效 浓度的恒定,确保消毒效果,探讨外部条件(温度、空气流通情况、容器等)对过氧乙酸有效 浓度的影响,连续18个月每月1次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对使用中过氧乙酸原液、1.0% 稀释液共377份进行有效浓度测试。结果:377份样品中原液不合格率为14 .47%(22/152),稀释液不合格率为17.78%(40/225)。22份不合格原液中,贮存期≤7 d的 不合格率为3.90%(3/77),>7 d的不合格率为23.17%(19/82)。分析原因与使用期过长、 原液浓度不足、贮存不当、操作不规范等有关。经限量领取,限期使用,随时监测浓度,及 时反馈控制等管理措施落实后,原液因浓度不足而丢弃余液者由46.15%(12/26)下降为6.4 9%(5/77),稀释 液浓度不合格率由38.95%(37/95)下降至1.89%(1/53)。提示:在常温下,过氧乙酸原液使 用、贮存时间应为7 d,以保证过氧乙酸有效浓度的恒定。
  关键词 过氧乙酸 有效浓度 监测
  Key words acetic acid peroxide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mon itoring

  过氧乙酸具有挥发性,因环境温度高、保存期延长、加盖不严等可使浓度下 降,故在使用中须进行质量控制,随时监测其浓度,以确保消毒效果。笔者自1998年3月至1 999年8月,每月1次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对过氧乙酸原液和各科自配的用于浸泡体温表 的1.0%稀释液共377份进行测定,观察贮存时间和贮存条件对其有效浓度的影响,分析了不 合格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对策,使合格率不断上升。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用本院制剂室A液和B液配制发出的使用中过氧乙酸原液152份,各科自配的浸泡体温表的1. 0%稀释液225份,共377份,进行有效浓度测试。其中原液贮存期最长32 d,最短1 d,平均1 1 d;稀释液使用期除2份2 d外,其余均为0~1 d。测试纸为北京四环药械厂出品的G-1 型消毒剂浓度试纸。
1.2 方法
  测试前记录室温,关门窗、电扇,防止对流风,将过氧乙酸原液用蒸馏水稀释200倍,标示 浓度为1.0%的稀释液再稀释10倍。用玻璃棒搅匀,将试纸放入稀释液中10 s后取出, 立即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溶液浓度值,再乘以稀释倍数。全部标本均统一取 样,统一测试,统一读数判断。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377份样品中原液152份,1.0%稀释液225份。为便于对照分析,前后分3个阶段:1998年3~ 8月为摸底调查阶段(称第1阶段);1998年9月起针对不合格原因,采取了防范措施,故将199 8年9月至1999年2月为全面整改阶段(第2阶段);1999年3~8月为合格率上升阶段(第3阶 段)。

2 结果
2.1 判断标准
  原液浓度低于12.0%为不合格[1],用于强消毒的稀释液浓度低于0.5%或高于2. 0%[1,2]为不合格。
2.2 不同阶段的测试结果见表1
  经统计学χ2检验,第2、3阶段的原液和稀释液的不合格率分别与第1阶段 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第3阶段与第2阶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表1 不同阶段过氧乙酸有效浓度不合格率比较


阶 段 原     液 1.0% 稀 释 液
被检数 不合格数 不合格率
(%) 被检数 不合格数 不合格率
(%)
1 26 12 46.15 95 37 38.95
2 49  5 10.20 77  2  2. 60
3 77  5  6.49 53  1  1 .89
合计 152 22 14.47 225 40 17.78

2.3 152份原液在常温下不同贮存期不合格率比较见表2
表2 152份原液常温下不同贮存期      不合格率比较


贮存期
(d) 被检数 不合格数 不合格率
(%)
≤7 70  3  4.29
>7 82 19 23.17
合计 152 22 14.47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过氧化氢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性和非凋亡性
    异丙酚对过氧化氢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
    碘化钾与过氧化氢协同杀菌作用的试验观
    肺心病患者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与红
    免疫调节剂对大鼠巨噬细胞脂质过氧化物
    碘量比色法测定食品油脂中过氧化值的研
    过氧乙酸杀灭微生物效果及稳定性实验观
    荧光法测定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的最佳反应
    矽肺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和脂质过氧化水平
    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过氧化适应及其机
    考试应激对大学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慢性多相性应激对老龄鼠心肌脂质过氧化
    砷中毒病区腐植酸对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