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生毕业实习整体护理综合考试评价 |
|
学习指导,列举了常用的护理问题、相关因素、预期目标及护理措施。对护理计划的制订起到了指导作用。在护生到医院前,还举行护理操作培训考核,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为开展整体护理的带教创造条件。表1示,九九届考生成绩优于九八届,与加强临床带教很有关系。 3.3 为课堂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由表1可见,护理病史、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均分与标准分比较,有较大差距。通过整体护理综合考试,我们亦发现许多护生沟通与交流能力较差,对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如采集病史时,往往简单地问“你有什么问题?”而不知下问;在操作中不能有效地解释;在制定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中缺乏针对性,如1例病人已是术后第5天,仍照本说出术后第1天的护理措施;胃大部切除术后出院指导只宣教饮食应少量多餐,而无其它的内容。我们分析上述现象,究其原因:初中毕业生年龄偏小,缺乏相关人文学科知识。目前教材编排仍较注重对疾病的护理。护理计划内容笼统,措施缺乏针对性。教学中的实验操作多是模型,各种意外设置有限,缺乏沟通与心理准备。同时操作过于流程化,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自主行为过少,刻板模仿,不思创新。加之护生平时缺乏与社会交流,应变能力差[1]。根据 整体护理综合考试反馈的信息,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3.4 激发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整体护理综合考试既克服单纯偏重书本知识,死记硬背现象,又克服单纯操作考核不注重与 病人沟通的现象。强调护生除了掌握基础与专业理论、能够进行护理操作外,还须主动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各方面的需要,作出正确的评估,主动地发现健康问题,然后按护 理程序5个步骤进行护理。有的同学除了承担护理操作、生活护理外,还主动帮病人写信、打电话、买饭等,做病人的知已,得到病人好评。使护生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 综上所述,通过整体护理综合考试的杠杆作用,使学生的成绩逐年提高,已初见成效。笔者 认 为要提高护生整体护理能力,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在加强“三基”训练的同时 ,要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主题护理思想,进行分段临床实习,或利用影像多媒体加强情景教学。要从普通人文课、基础课开始着力于整体护理思想的培养。鼓励学生在不违反操作原则前提下,开拓创新[2]。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以适应临床护理人才的需求。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本科生的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过氧乙酸有效浓度的监测及管理对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