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耳皮下注射葡萄糖酸钙致组织损伤的实验观察 |
|
祝晚仙 周宗荣 陈冬庆 余启元 江小春
摘 要:为了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进入皮下组织所引起的损伤情况,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制成3.33%、2.86%、2.30%及1.67% 4种浓度的钙液作兔耳皮下注射。48 h后取注射部位耳廓组织常规制片镜检。结果显示,注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渗出性炎性改变,炎性程度与钙液浓度呈正相关;1.67%钙溶液出现炎性反应最轻。提示:1.67%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可作为静脉输注的常规浓度。 关键词:葡萄糖酸钙 组织损伤 家兔
Key words:calcium gluconate tissue damage rabbit
静脉补钙是儿科治疗及预防婴幼儿低钙的常用措施,由于婴幼儿不能很好配合,补钙时容易造成药液漏出血管外,从而引起剧痛及组织坏死[1],故通常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使用。为探讨对组织损害最小又不影响疗效的稀释液浓度,我们进行了实验性研究,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家兔10只,雌雄不限,体重2.00~3.10 kg。以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无锡市第七制药厂生产)为原液,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3.33%(A组)、2.86%(B组)、2.30%(C组)及1.67%(D组)4种浓度的钙液。对照组(E组)仅用10%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方法见表1。
表1 4种浓度钙液的配制
组别 10%葡萄糖 (ml) 10%葡萄糖酸钙 (ml) 含钙浓度 (%) A B C D E 2 2 2 2 2 1.0 0.8 0.6 0.4 0.0 3.33 2.86 2.30 1.67 0.00
1.2 方法 实验组:家兔10只,选每只家兔双侧耳廓左、右、中下部作为注射点(共60处),注射点间距2 cm,分别常规皮下注射A、B、C、D 4种不同浓度的含钙溶液,各处注射量为2 ml。 对照组:在10只家兔中随机选择5只家兔左耳廓顶端皮下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各2 ml(共5处)。注射48 h后分别切取注射部位耳廓全层组织(面积以穿刺点为中心,1.5 cm×1.5 cm组织),共65块,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制片,HE染色,镜检观察注射部位的形态学改变。 统计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应用SAS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不同浓度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对注射部位组织的炎性反应程度见表2。“+”表示轻度反应,即炎性水肿和少量散在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示中度反应,即水肿、出血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表示重度反应,除水肿、出血外,可见范围广或密集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表2 5组注射部位组织炎性反应程度比较
组别 制片数 (张) 炎性反应程度 + A B C D *E 15 15 15 15 5 0 0 2 15 0 0 12 13 0 0 15 3 0 0 0 * 与A、B、C、D组比较,H=41.51,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D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A组炎性反应最重,D组最轻,B、C组介于两组之间。
3 讨论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局部损伤的反应为炎症[2]。钙盐引起的组织损伤可导致某些炎症介质的释出而发生相应的渗出过程。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钙液对组织损伤的程度随着钙浓度增加而加重;1.67%钙液对皮下组织造成的损伤仅引起浆液性炎;而2.30%以上浓度的钙液可引起出血及中性粒细胞渗出,尤其是3.33%的钙液引起的组[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粉尘螨两种皮试结果的对照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三维多功能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