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服务进入市场的必然趋势和基本策略 |
|
蒋湘萍
摘 要:随着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健康需求的扩大、护理模式的转变和全球卫生保健形势的发展,我国护理服务进入市场已成为必然趋势。护理行业应当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全体人群为对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城镇社区为阵地、以护士素质为保证、积极开拓护理服务市场。 关键词:护理服务 市场 趋势 策略
Key words:nursing service market trend measure
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护理服务作为第三产业,与其他卫生服务一道正在走出计划经济的旧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护理服务应否有所发展又当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笔者认为:第一,应当审时度势,寻求发展;第二,应当遵循商品经济发展规律,顺应现代护理发展趋势,主动进入服务市场,积极开拓服务领域。这不仅具有进入市场的必然性,如果善于运用相应的策略,而且具有开拓市场的可行性。下面试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1 护理服务进入市场的必然趋势
1.1 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卫生服务体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市场经济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进行调节的商品经济。市场是商品或劳务等的供给与有支付能力需求间的关系[1]。护理服务是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而向社会提供的技术劳务性服务。护理服务市场是非实物形式市场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护理行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习惯于坐等病人上门求医的被动服务模式,未考虑面向市场出门找服务对象的主动服务模式。今天,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护理服务进入市场已成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 护理服务从能否进入市场角度考虑,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公共卫生服务部分,如环境消毒等;二是准公共卫生服务部分,如预防接种等;三是为个体(包括病人和健康人)提供的服务。前两类属于公益或半公益性服务,部分不能投入市场,第三类可进入市场,也必将进入市场。 1.2 是国内需求扩大的必然 护理消费属服务性消费领域拓宽之列,在扩大内需方面有较大的潜力。这种潜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健康服务需求:一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服务需求相应提高。人们在贫困时苦于缺医少护,温饱时要求有医有护,小康时要求好医好护,富裕时要求健康长寿,这是人民健康服务需求趋势的共同规律。不仅要求病中的治疗性护理服务,而且要求病前、病后的保健性护理服务。二是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恶化导致慢性非传染病人的增加,从而促使护理服务需求程度的提高。目前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他们期待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表明了护理服务市场前景广阔。对于潜在市场,有待主动开发、引导居民增加健康消费。 1.3 是护理模式转变的必然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护理已由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其基本特征体现于五个“整体”:在服务对象上,把病人、残疾人、健康人作为一个整体;在服务内容上,把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护理作为一个整体;在管理体制上,把管理决策、管理制度、服务成效、服务环境、教育科研作为一个整体;在空间范围上,把医院内的治疗服务和医院外的防、治、保、教服务作为一个整体;在时间范围上把服务于人的病前、病中、病后乃至生命全程作为一个整体。这样一个庞大的整体规模,局限于为医院内的病人服务是无法推行的。只有走出医院、走进市场,才能使宏图变成现实。 1.4 是全球卫生保健形势发展的必然 自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关键以后,护理工作者在实施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状况的报告中指出:“大部分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2]。这种情况是由两个方面的具体因素促成,一是初级卫生保健的9项服务中,有6项是预防保健服务,而不是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的工作内容不是以治疗诊断为主,而是以护理活动为主,这就势必由护士来承担,实施全面的、全方位的护理;二是初级卫生保健的一条重要原则是“社区参与”,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社区承担卫生保健责任”。这就导致二级医院逐步萎缩和减少,于是社区护理服务机构或称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应运而生。上述种种情况必然促使护理[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创建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模式 下一个医学论文: 密切值法在护理管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