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社区护理的现状与进展

理人员的照顾,使他认识到居家照顾可减轻病人痛苦,可解决家庭困扰,他确信人们需要类似的帮助,因而在1859年创立了第一个地段访视的护理机构,并获得了南丁格尔的支持,有计划地训练护理人员从事贫病者访视照顾工作,因此有人将其誉为地段访视护理之父。美国的丽莲*沃德(Lillian Wald,1867年—1940年)被认为是现代社区护理的先驱,早在1891年在医院中即呼吁护理人员应能单独作业,她还为社区护理人员正名为“公共卫生护士(public health nurse)”,认为护理人员可以在社区当中工作,从事社区和家庭评诂,确定社区居民的要求,并尽力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解决问题,致力于学校卫生护理和社区护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不少国家中社区护理已有专门的机构,对于社区护士教育也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并不断对社区护士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学历水平已达到本科、硕士[3~9]。
1.2.2 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展望。我国不少医院虽然开设了家庭病床,其重点仍是病人;对于健康的促进、疾病的普查、预防接种等工作也因地区的不同,执行此工作的人员不尽相同;也有一些基层卫生院(所)对其管辖区展开了部分社区护理工作,但其系统性和规范性还处于摸索阶段。
  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可以说还是一项空白,至今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门的社区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作者在《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的设想》一文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担负起社区内人们的健康保健工作,培养社区护士势在必行。我国卫生部于1993年、1997年对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作了调整,增设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人文科学和预防保健的内容,但只占其课程的5%左右。由于社区护理所需的知识面以及知识结构的特殊性,目前中等卫生学校培养出来的护士将难以开展好社区护理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逐步提高,要求我国护士职责从传统的“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转向“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的可行途径,填补我国社区护理的空白,对于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社区护理理论学习和在拟成立的社区护理中心经过实践能力培养,使之既具有社区护理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社区护理工作的能力,成为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骨干力量。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也谈护理文书的改革
    从老年人生活方式谈社区卫生服务对策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实施与作用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西北军队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难点及对策
    母婴同室实施整体护理的探讨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