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炭纤维复合材料人工气管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 |
|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After Displacement Operation of Artificial Trachea Made of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宫茹清 胡春英 马 丽
Gong Ruqing,Hu Chunying, Ma Li (Third Clinical Hospital of Bethune Medical University,Jilin 130031 China)
人工气管置换主要适用于气管切除长度超过5.0cm者,切除长度虽然小于5.0cm,但气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无法分离者,气管壁部分切除者[1]。我们将自制的炭纤维复合材料人工气管在多次动物实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应用于临床,分别于1990年3月28日和1994年4月14日先后为2例病人行人工气管置换术,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 病人,女,39岁。入院前6个月咳嗽、呼吸困难,经消炎治疗无效,近3周呼吸困难加重,不能平卧。查体:病人呈吸气性呼吸困难,有三凹征,口唇轻度发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声门下3.0cm处有肿物,位于气管左后壁,支气管镜经右前方可以强行通过,肿物长约4.0cm,距隆突2.0cm。临床诊断:气管肿瘤。于1990年3月28日手术,术中见肿瘤沿气管浸润生长,长约7.0cm,壁厚0.5cm,因病变与周围组织粘连,不能将病变组织彻底切除,将气管腔内肿瘤及大部分气管壁切除,内嵌置入炭纤维复合材料人工气管。术后病理诊断:腺样囊性癌。病人术后恢复顺利,通气功能正常,术后第21天痊愈出院。4年零5个月后复查无异常。 [例2] 病人,男,32岁。因胸部挤压伤后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但呼吸困难无明显好转,于1994年4月13日(伤后1个月)转入我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插管远端狭窄,内径约0.5cm,支气管镜不能通过。于入院次日在全麻下行紧急手术,术中探查 ,狭窄位于气管中段,长约2.5cm,气管环内陷,周围瘢痕重与食管粘连,切开气管前壁,切除瘢痕组织,置入炭纤维复合材料人工气管,手术经过顺利。病人术后反复出现咳嗽,咳脓痰,双肺可闻及大量痰鸣音,经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 2 分析 人工气管置换术后的护理,除按胸部手术一般常规护理外,呼吸道的管理尤为重要。因正常气管内壁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腺细胞、杯状细胞。腺细胞和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被覆在气道表面,能吸附粉尘微粒,纤毛有规则的摆动,能把粘着异物的粘液运送至呼吸道上端,最后通过咳嗽排出。当气管切除置换人工气管后,人工气管无纤毛不能分泌粘液,使粉尘进入较远的呼吸道,同时由于吻合口部对正常纤毛上皮的影响,使其功能进一步受损,加之人工气管对局部刺激使吻合口水肿,术中气管插管,带管时间长,例2带呼吸机45 h,术后疼痛、呼吸运动受限等,均导致分泌物增多,且不易排出,使痰液潴留,易引起局部及肺部感染。 例2病人术后呼吸极度困难,心率120/min~140/min,血氧饱和度60%,双肺可闻及痰鸣音,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鼻导管吸痰,但效果不佳,于术后第2天给予气管镜吸痰,吸出大量脓痰,后反复出现咳嗽、咳脓痰,体温37.0℃~38.0℃。经给予抗生素,气管镜吸痰等处理,双肺痰鸣音消失。 3 护理 3.1 生命体征的观察 病人全麻未清醒前去枕平卧,严密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气管插管内持续给氧6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做好特护记录。 3.2 体位的护理 病人清醒后更换体位,在枕骨后垫枕头,为了降低吻合口的张力,防止气管过度牵拉影响吻合口的愈合,必须保持头颈部前屈体位,翻身时胸颈保持平行,勿扭曲。但病人在麻醉清醒后即表示这种体位不舒服,且常出现有意无意的抬头意图。多次向病人讲明保持这种体位的重要性,使病人主动配合。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气管吻合口水肿,长时间的气管插管使气管壁受压,影响吻合口愈合,应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因此在14h~16h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因痰液潴留既可导致肺部感染,同时痰液又可经吻合口缝合处渗入纵隔及胸腔引起感染。开始时以鼻导管行气管内吸痰,吸痰时将吸痰管伸入气管,边旋转边吸引,动作一定要轻柔,吸引负压小于6.0 kPa,根据痰量将吸引频率减少到最低程度,吸痰管有2个~3个吸孔,以分散吸引负压,减轻对气管断端的损伤。但因鼻导管吸痰深度不够,盲目的插管抽吸易损伤气管断端,吸痰[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全麻病人气管拔管后并发症的监护 下一个医学论文: 餐后低血压病人的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