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
钱敏之 周杏仙 余晓燕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一种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的崭新教学形式[1]。为了加快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护理人材,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妇产科教研室研制了妇产科多媒体CAI课件《妊娠与分娩》,1999年3月应用于96级本科护理系及97级中专学生的妇产科护理学的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妇产科学为版本,将课文中有关章节的内容进行精选,结合实际操作,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图形、照片、录像、动画、声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以最佳形式表达出来,突出“分娩机转”、“保护会阴”、“会阴缝合”等重点和难点问题,还附加了检索与多项选择题,有助于学生通过练习,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 1.2 课时安排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1∶1。护理本科生每周安排2次课(5学时),第1次大班课2学时,讲解基础理论,第2次小班课3学时,以多媒体教学或临床见习为主。护理中专生每周2次课,理论课3学时,多媒体教学或临床见习3学时。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 1.3 采用“先讲后用”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妇产科护理学理论的重点讲解,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再用多媒体教学。把研制成的多媒体课件放入手提电脑中,再用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就可以进行。应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当堂进行反馈,学生如有问题不理解,可以重复进行。
2 体会
2.1 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 多媒体CAI课件的应用,将枯燥、抽象的理论赋予生动的形象,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获取知识的能力[2],提高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的兴趣。如“妊娠生理”章节,当多媒体课件把“受精”、“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这些基本概念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配有悦耳的音乐和动听的解说,学生既新鲜又好奇,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很快理解了基本的理论概念,同时加强了记忆。 2.2 解决了传统教学难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CIA课件的应用,在直观教学中突破了传统教学较难解决的问题。如“正常分娩”章节,“分娩机转”这部分内容在人体内看不见摸不着,教师讲课时,采用挂图、骨盆模型示教,学生听课后,只能被动地凭自己的想象来理解。在医院,由于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学生大批带入无菌操作的产房,观看正常分娩及接产的技术操作,学生难以强化理论知识和熟悉操作技术,教学中费时又费力。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屏幕上胚胎、胎儿在母体宫腔内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形态的照片,胎儿足月后先露部分在母体骨盆内完成“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等适应性转动,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分娩机转的动画以及产妇正常分娩整个过程和接产技术操作的录像,配以文字和解说,学生印象非常深刻,过目不忘,容易理解接受,因而能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临床实习,很快就能掌握技术操作。 2.3 转变了教学模式 多媒体CAI课件的应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己控制学习进度,按需所取,灵活选择,同时可以加强教学中对“重点”、“难点”问题的辅导。如在讲授“接产技术”操作时,教师先进行集体播放多媒体CAI课件,使学生对接产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对接产操作中“冲洗消毒会阴”的要领、“保护会阴”的关键、“结扎新生儿脐带”与“会阴缝合”手法等重点、难点部分进行反复播放,强化记忆,直至掌握,学生不再为跟不上教学进度而担心,也不用死记硬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为临床见习、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4 提高了教学满意度 多媒体CAI课件的应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我们[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 满足整体护理需要 对现行中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下一个医学论文: 美国护士会护理管理人员实践标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