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孢A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
|
关锦美 童秀珍 周润嫦
中图分类号:R55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780(2000)07-0011-01
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是近年应用于治疗各种免疫性疾病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主要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用于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国内少见有报道。本文收集了我院1990年1月~1998年9月确诊的17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进行分析、讨论。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治疗组17例,系住院确诊经标准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冲击、丹那唑、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半年无效的患者,其中8例行脾切除无效,9例无条件或拒绝做脾切除手术的病例。男10例,女7例;年龄中位数32岁。病程6个月~6 a。初治3例,复治14例。 对照组15例,男6例,女9例;中位数年龄30岁。初治2例,复治13例,经统计学分析,2组间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丹那唑、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CsA组:经上述治疗半年无效情况下,采用CsA组或CsA加维持量激素治疗,剂量为4 mg/(kg.d)分2~3次口服,疗程3个月。显效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2~3个月。 1.3 疗效标准及统计学处理:疗程标准《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见表1。
表1 CsA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结果
组 别 病例数 治 疗 结 果 有效率 (%) 显效 良效 无效 CsA组 17 6 3 8 52.9 对照组 16 2 14 12.5 比较结果 2组比较 P<0.05
2.2 治疗后血象见表2。 表2 CsA治疗有效病例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
病例 性别 年龄 CsA治疗前 1个月 2个月 2.5个月 3个月 3.5个月 4个月 6个月 1 男 34 11 27 31 89 121 128 132 130 2 男 60 43 147 178 160 170 152 140 138 3 女 54 10 37 50 104 108 162 152 160 4 男 15 12 22 45 80 102 118 106 120 5 女 22 13 20 40 65 98 110 112 118 6 女 38 19 25 49 72 100 123 124 130 7 女 35 33 43 45 52 54 51 52 60 8 男 32 10 15 25 43 49 53 50 61 9 女 28 22 31 39 40 60 56 58 55
从表2可以看出,CsA治疗有效9例,其中6例完全显效,1例口服CsA 1个月后血小板就已恢复正常。2例2.5个月恢复正常,3例3个月才恢复正常。6例血小板均持续缓解超过10个月。1例已有4 a,1例5 a,4例到目前为止仍维持正常水平。 2.3 毒副作用:2例用药初期出现手颤,4例SGPT轻度升高,1例明显升高,经CsA稍减量及对症护肝治疗后症状消失,SGPT恢复正常。用药期间肾功能均无明显损害。 3 护理
3.1 用药指导:CsA胶囊比较贵,必须贮存在25 ℃以下,告知病人仅在服用前才从铝箔外壳中取出,以防降低药效。为了达到最佳的生物利用度和保持药物的平均峰浓度,全天用量必须分2次服用,尽可能避免受饮食和昼夜间节律的影响。在服药期间指导病人必须按照医嘱服药和按时服药,切勿擅自更改服药剂量或自停药,为了达到最佳的维持量治疗,CsA应遵医嘱逐渐减至最小有效量。由于CsA偶然可引起高血钾或可以加重原来已存在的高血钾症,饮食上应避免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和引起钾潴留的利尿药。如:桔子、橙、安体舒通、安苯喋啶等。用药期间必须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等,以免发生意外毒性。 3.2 副作用护理:病人在服用CsA期间可能会出现多毛症、震颤、肾功能损害、高血压、肝功能失调、齿龈增[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高剂量化疗联合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期病人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