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1 嘱患者遵医嘱继续服用抗生素氟哌酸3~5 d,术后3个月禁止同房,预防泌尿生殖系感染。
5.2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B超,记录子宫及肌瘤大小的变化,便于跟踪治疗。
6 讨论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治疗肌瘤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子宫或行肌瘤剜除术,病人需开腹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病人痛苦大、并发症多、恢复慢,而此方法较之具有痛苦小,术后24 h即可下床活动,并发症少,且易被患者接受的优越性。笔者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24 h出血情况监测、栓塞综合征:疼痛、呕吐、发热、阴道不规则出血,血管血栓形成的及时观察处理是采用此法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要护理内容。

胡梅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介入科,湖北 武汉 430022)

参考文献:

[1] 王德智,罗 焕,石一复.中国妇产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
[2] 姜 凌,笪 坚,柯要军,等.经皮动脉穿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放射学实践,1999,14(4):247.
[3] 李麟荪.介入放射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癌组织中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子宫胎盘病理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25例临床分析
    1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整体护理
    经子宫颈冲洗宫腔收集滋养细胞进行产前
    改良式子宫被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
    乌鸡调经丸对动物子宫和卵巢的影响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与低剂量炔诺
    消化道缝合器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中的应
    微卫星不稳定性及DNA错配修复系统与子
    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隐
    线虫死亡基因同源物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