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64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应用

制心率显得尤为重要。检查前先测量心率,超过75次/min给予25mg~75mg倍他乐克舌下含服,将心率控制到75次/min以下。如遇有心律不齐的患者,需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控制好心律再行心脏冠状动脉检查。(4)控制呼吸 良好的屏气对顺利完成心脏冠状动脉检查的必要关键因素。病人在扫描过程中若出现不能屏气,呼吸伪影较大,导致血管出现中断、移位。这些与心动周期无关,不能通过重建来减少或消除,对图像质量影响很大,必须加以避免。屏气时要求平静呼吸下屏气,每次屏气10秒至12秒,屏气时不能咳嗽或细微的呼吸动作,保证扫描期间屏气平稳。

  2.检查中的护理 上检查床前嘱患者排尿。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足先入位。将患者的手臂放在头部上方,因为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双肘部要用柔软的枕头抬垫,以减轻患者的不适。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天气比较寒冷干燥时,要用酒精擦洗连接部位。接好后再嘱患者进行一次屏气训练。所有患者均静脉留置20G~22G的套管针,选择合适的血管(粗、直、弹性好且易于固定),并尽量避开关节以减少局部渗漏,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同一穿刺部位扎两针以上,若穿刺失败应选择另一静脉再行穿刺,穿刺成功后保证穿刺针头在静脉腔内1.5cm以上,并有很好的回血。在扫描前要进行试打生理盐水,试打时应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及其它不适。冬季要将造影剂加入恒温厢,并保持温度至36度,以提高临床耐性并减轻不良副作用。注射时应严密观察图像有没有对比剂进入、浓度情况以及病人的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注射。

  3.造影后的护理 造影剂注射完毕后嘱患者在候诊室休息30min,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等迟缓性过敏反应,确保无不良反应方可让病人离开。

  64排CT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属于无创性性影像诊断技术,具有检查费用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诊断,也可以用于冠状动脉支架和桥血管的评价,对冠状动脉先天变异要较传统的插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有较大优势,可部分取代传统的插管法冠状动脉造影。作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该技术的技术要点,做好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Leber AW,Becker A,Knez a,et al.Acuracy of 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to classify and quantify plaque volumes in the proximal coronary system:a comparative study using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J]. J Am Coil Cardiol,2006,47(3):672—677.

  2. Plass A, Grunenfelder J,Leschkas,et al.Coronaryartery imaging with 64-Slice computed tomputed tomography from cardiac surgical perspective[J].EurJ Cardio Thorac Surg,2006,30(1):109—116.

  3. Leschka S,Alkadhi H,Plass A,et al.Accuracy of MSCT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64-slice technology:first expericnce[J].Eur Heart J,2005,26(15):1482—1487.

  4. 金莲,钱农,潘昌杰等.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护理体会[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 (5):38-40.

  5. 刘阳,段晓曼,连营等.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经验[J].中国CT和MRI杂志,2006, (5):56-57.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4例临床
     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改良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术治疗自发性气
     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64例疗
    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在胸主动脉病变
    364例婴幼儿烧伤的诊疗体会
    甲状腺乳头状癌64例治疗分析
    中药治疗副鼻窦炎64例观察
    定痫散治疗癫痫64例
    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 型164例MR诊断
    药膜治疗口腔溃疡164例临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