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的护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我院2007年11月~2008年11月145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检查前均对每一患者进行心率控制,及屏气训练等护理措施准备;取得患者的信任。检查完后将原始数据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和血管探针等处理。 结果 45例患者心率均控制在75次以下,共有133例患者图像质量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所有患者均留置套管针,无一例渗漏,无一例过敏。结论 检查前细致的护理对提高心脏冠状动脉扫描图像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 CT;冠状动脉;造影;护理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早期预防及诊断CAD可有效的降低本病的死亡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以其无创、安全、快捷,操作简便,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目前这种无创性的心脏冠状动脉造影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接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64排CT冠状动脉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心率,患者在检查中的配合以及扫描方案的选择。而患者在检查中的成功配合是提高图像质量的关键。作为护理工作者,在检查前的细致的准备和配合医生正确指导患者配合检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在我院行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的145例患者。其中男87例,女58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35岁,中位年龄66岁。
2.方法 使用Toshiba Aquilion64排螺旋CT扫描仪。扫描前所有患者心率控制在75次/min,扫描期间患者屏气10~15S,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碘帕醇370mgI/ml,注射剂量85ml~100ml,注射速率4.5ml/s~5.0ml/s。所有原始数据图像均传至Vitrea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VR)和血管探针等处理。
结 果
1.所有患者碘试敏试验均为阴性,均行留置静脉套管针,无一例出现渗漏。所有患者心率控制在75次/min,所有患者均需含服倍他乐克25mg~75mg。所有患者都经过规范的呼吸屏气训练达到扫描要求。
2.所有重建图像均由两名高年资心胸影像专家单独分析,意见不一致者共同商讨得出一致结论。145例患者中共有133例患者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其余12例中有5例在扫描期间出现心律失常,图像达不到诊断要求;2例机器故障而不能完成检查;有5例因患者肥胖而药量不够,在重新扫描后图像均达到诊断要求。
讨 论
64排螺旋CT是目前有效可靠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对病变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估、血管管腔狭窄程度以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随访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3]。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作为对冠心病早期筛选的检查之一。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与扫描技术、心率、呼吸、对比剂用量及注射速率均有直接相关,操作不当,很可能会直接造成检查的失败。因此,进行扫描成像前细致、科学的护理,控制干扰因素,引导患者配合检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检查前的准备 (1)询问病史(有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损害),用体贴的语言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目的和注意事项,如检查前禁饮用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防止心率过快。克服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并嘱咐患者取下有障碍检查的物品。(2)心理辅导 患者紧张不安,焦虑以及情绪波动均可以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护理人员要用良好的服务态度,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耐心地介绍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用药的正常反应及不良反应,例如注射对比剂时全身的热感及持续的时间,取得患者的合作以及信任,以缓解患者紧张不安情绪。(3)控制心率 目前64排螺旋CT具有容积覆盖速率快,空间分辩率高等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运动器官及血管的成像,但在心脏及冠状动脉成像时,其绝对时间分辨率仍然不足冻结运动器官。虽然心脏成像时采用了心电门控和多扇区图像重建技术,但仍受心率的影响,特别是对心率较快的患者,图像质量仍然难于得到保证,图像质量随着心率的提高而下降。所以在检查前配合医生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