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管理

【摘要】  分析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  血液内科;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殊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医院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是一个高风险的单位,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护理工作则存在着诸多环节的危险因素。护理风险越来越大,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我科针对血液病病人的特殊性,以及客观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提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1年多来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1  护理风险的评估

  1.1  血液病病人的护理风险

  ①血液病病人多数心理负担较重,情绪往往焦虑不安、忧郁,对疾病的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心理承受力下降,易产生厌世、悲观绝望情绪,甚至自杀、自残的消极行为。②血液病病人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一般病种感染率为10%,而肿瘤化疗病人可达20%~40%[2]。③病人疾病性质或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严重贫血的病人容易出现眩晕、乏力等情况,加上血小板下降引发的凝血功能异常,病人容易出现晕厥跌倒,甚至出现摔倒后大出血等意外。④血液科病人大多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多数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细胞也受到损害[3]。化疗药物性静脉炎是临床静脉输注药物引起的严重损伤[4],不但给病人造成痛苦,增加病人化疗的恐惧心理,而且增加了医护人员静脉穿刺难度,甚至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医疗纠纷。

  1.2  与护士技术和服务有关的风险

  1.2.1  部分护士业务素质差

  低年资护士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对病人的预见性不够,对重病人、大出血病人的应急抢救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抢救不及时或者对各种抢救设备及仪器的操作及使用流程不熟悉而延误抢救时间,甚至操作失误而发生护理缺陷或纠纷。

  1.2.2  责任心不强,未能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所造成的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风险[5]。我科输血治疗较多,如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给病人输错血或发错药、输错液体等,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化疗药物渗漏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给病人造成严重损害。

  1.2.3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滞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法制日渐完善,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病人及家属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受传统护理习惯的影响,护士多按医嘱被动工作,对潜在的、无形的工作重视不够,护士法律意识、护理风险防范和明确护患双方责、权、利的意识尚缺乏。

  1.2.4  与侵犯病人合法权益有关的潜在风险

  进行深静脉置管操作前、化疗前未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告知病人或家属,造成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理解、不配合;给病人导尿、灌肠时,未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暴露了隐私等。

  1.3  与医疗费用有关的潜在风险

  血液疾病病人通常医疗费用较高,是病人比较关注的问题,尤其农村或低收入病人。随着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增加,一旦病情反复未达预期效果,就可能因收费差错引发纠纷。

  1.4  与病区环境有关的潜在风险

  如地板太滑,陪护椅、开水器、消毒灯无使用说明,病房内用物摆放不合理,影响病人起居。

  1.5  护理文件书写记录存在风险

  医护相符性差、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能真正做到“做我所写、写我所做”。

  2  护理风险管理策略

  2.1  转变观念,更新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

  加强护士爱岗敬业、主动服务教育,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章制度、风险管理知识,进行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事件范围,风险管理的流程、风险事件的呈报等知识培训,使全体人员了解风险管理的作用及目的,正确认识风险的存在,重视风险防范,坚持严格事前控制,做到有预见性,对潜在的风险重点分析,改进工作流程,及时杜绝和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制订并实施管理制度

  我科针对以往风险事件发生原因,补充完善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如血液病人发生意外危险因素评估指南、化疗药物安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气腹的血液动力学
    我国某县血液筛选后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残
    人血液不同成份吸收光谱探讨
    血液透析病人实施丙肝及乙肝预防控制措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检测
    强身丹对21月龄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控制性降压对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安全性的
    地氟醚对体循环和肝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临
    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手术中的应用
    流行性出血热血液净化时机的探讨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心脏手术病人血液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