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专项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诱导期血透患者舒适度指标规律性。方法 选择近期接受诱导期血透老年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专项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专项护理干预包括环境、心理、生理护理干预、合理安排透析和增加社会支持等内容,评估指标有疼痛分级(CVRS)、血压、睡眠质量(PSQI)、心理情绪(SCL-90)和舒适度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CVRS、收缩压、舒张压、PSQI、SCL-90和舒适度评分分布接近(P>0.05),15d后专项干预组上述各类指标测试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结果(P<0.01,P<0.05)。结论 专项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诱导期血透患者各项舒适度指标。
【关键词】 血透/诱导期 老年 专项护理 舒适度/评估
我们对48例老年诱导期血透患者进行了专项护理干预,并与同期接受维持性血透但未进行干预的同病患者比较,现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诱导期血透治疗老年患者,纳入标准:①终末期肾衰患者,且年龄≥60岁;②有血透适应症,且初次接受治疗;③高中以上文化程度;④自愿接受各种问卷评估。排除标准:有精神、神经障碍,不能准确表达意志、不合作者。本文共入选97例接受维持性血透患者患者,男性55例,女性42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7.29±10.35)岁。
1.2 方法
1.2.1 透析及专项护理干预方法 入选患者每周透析(10~15)h,使用聚砜膜透析器和碳酸氢盐透析,容量调控血透机。分组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专项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透析患者均接受诱导期血透常规护理,专项干预组另接受专项护理干预:①环境护理干预:创造舒适治疗环境,保持空气清新,调节合适温、湿度。②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各个时间段,做好与透析相关健康教育,介绍透析原理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③生理护理干预:a经常协助患者调整体位、活动肢体,帮助解决治疗过程中不能自理的日常生活问题,包括盖被、进餐、饮水和排便等;b对透析中出现皮肤瘙痒、肢体痉挛等不适,行对症护理(按摩、指压穴位等);c熟练穿刺操作技术。④合理安排透析时间、频度。⑤增加社会支持: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包括座谈会、联谊会、肾友会),邀请亲属参加,多层次、全方位展开交流互动。专项护理干预持续15d。
1.2.2 各类舒适度内容及评估方法 各类舒适度指标内容包括:①疼痛评估采用1980年WHO组织推荐的主诉分级法(CVRS);②诱导期血透时血压;③睡眠质量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④心理情绪评估采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⑤舒适度分级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记录恶心、呕吐、体位不适等表现发生频度与程度。诱导期治疗期间若无明显不适感发生为0分;有上述症状轻度不适感评分(1~3)分;有上述症状中度不适感评分(4~7)分,上述症状无法忍受评分无法忍受(8~10)分。各类舒适度指标评估时间均在诱导期结束时进行。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均数±标准差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观察和统计数据用x±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各种舒适度评估指标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各种舒适度评估指标比较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bP<0.01;与对照组比较:cP<0.05。
3.讨论
诱导期透析是指患者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最初的一段时间,在这个期间,患者要从未经血液净化的明显尿毒症状态进入到透析治疗阶段,他们到了一种陌生环境中,身体、心理都需面对新考验,如果应对不得当,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肾病接受透析治疗患者也逐年增加,这一年龄段患病群体对透析治疗知识缺乏,诱导期透析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后者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反应,甚至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加之老年患者具有独特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病情复杂多变,都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前者生活质量较为重要。我们选择了97例诱导期血透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专项干预组和对照组,专项护理干预包括环境、心理、生理护理干预、合理安排透析和增加社会支持等内容,诱导期结束采用CVRS、收缩压、舒张压、PSQI、SCL-90和舒适度评分等指标评估,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