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间温度设置为22~25℃,以保证患者体温正常。(2) 器械护士配合 器械护士提前30 min上台,将常规器械和特殊器械分开放置,按手术操作步骤依次摆放,并清点数目。协助医师消毒,铺巾后与巡回护士一起正确连接管道、冷光源导线、电极线、超声刀、电热能刀。成功建立气腹后,协助医师建立气腹及放置套管针,根据不同位置的戳孔分别置3个套管针,其中2 个10 mm 及1个5 mm。手术操作关键步骤的配合: ①疝复位,先用自制的4~5 mm“S”型钢丝,从剑突至左肋缘下锁骨中线之间的小切口戳入腹腔,套上橡胶管拉开肝左叶,然后用无损伤抓钳将嵌入胸腔的组织拉回腹腔,用电凝钩分离肝胃之间的组织。 ②切除疝囊,递超声刀或电热能刀分离疝囊周围组织,并使用无创伤抓钳轻轻从纵隔结构中推剥疝囊,直到疝囊从食管后分离下来。③膈肌脚修补,先用金手指把一帯结扎线圈的纱布在食管后方从左到右牵引悬吊食管,后用腔镜持针器夹住圆针7号丝线对左右侧膈肌脚间断缝合数针,根据裂孔疝缺损的大小决定缝针的多少。④行改良Nissen法或Toupet法胃底折叠。最后要认真清点物品,关气腹撤除操作器械,放余气后缝合1 cm切口,用8 cm×5 cm敷帖覆盖4个切口。
4.护理体会:(1)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不安、抑郁、悲观的不良心理,加上手术方法比较新颖,本组64例患者都流露出对手术是否能成功的担忧,故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患者入手术室后,应用关心、爱抚的语言与之进行适宜的交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患者麻醉清醒时,告之手术顺利进行情况,术后及时进行随访。(2)加强手术护理人员自身技能培训 腹腔镜下食道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是一种新兴微创手术,器械比较复杂,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必须经常参加相关的理论学习和操作培训。巡回护士必须熟练掌握仪器,使其正常运转,熟悉手术不同阶段的手术体位及手术床倾斜度的要求,术中时刻坚守岗位,以确保手术台上所需物品准确、无误、及时的供应;洗手护士术前熟悉各种器械,了解手术的步骤和程序,以便准确地传递手术器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3)加强手术物品的清点及核对 对于需要置入补片固定使用钉枪者,要清楚螺旋钉使用粒数,以防螺旋钉遗留腹腔引起并发症,特别是当手术操作发生困难时,或者是发生严重并发症时,均有中转开腹的可能,因此,手术室护士要严格遵守清点查对制度,对手术中用物作到心中有数,防止纱布、缝针、操作器械上附着的小螺帽遗留于体腔内。(4)加强术中生命体征的观察,尤其注意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5],由于术中要消耗大量CO2 气体,又是头高脚低手术体位,加上特殊的操作而容易穿透胸膜,损伤膈肌,从而干扰呼吸、循环功能,危及患者生命。气道压力、潮气量、PET-CO2 、SPO2 均能及时反映体内PaCO2和PaO2 的变化,动脉测压能准确灵敏反映术中血压微小的变化,也便于动脉采血;CVP能反映血容量、静脉张力、右心前负荷。可见,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及尿量的变化。此外,注意有无皮下气肿也非常重要。(5)加强腹腔镜器械的保养 腹腔镜器械均精密、贵重、高科技含量大。手术使用的镜头、摄像头、超声刀、电热能刀,要轻拿轻放,不得与任何金属器械相碰撞。手术结束后,操作器械需认真清洗,对关节多、含有管腔的器械应拆除用高压水枪或软毛刷清洗,然后擦干、上油并放入特制的器械箱内,各种锐利器械尖部应套上保护套,镜头及摄像头用擦镜纸擦拭,冷光源导线用后擦净血迹,擦干后盘旋,勿打折、扭曲,以防止导线折断。
【参考文献】
1 Watson DI.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4 ,18:19-35.
2 克力木,张成,牛伟亚,等.腹腔镜治疗食道裂孔疝的临床应用.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08,2:147|150.
3 张秀芳, 孙桂琴.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41|142.
4 赵淑妹.手术室护理人员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4.
5 余如平.腹腔镜胃底折叠和食道裂孔疝修补的手术配合.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49.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