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等刺激症状,疼痛难忍,不能睁眼,影响视力,病人易出现烦躁、焦急、恐慌等情绪。因此,护士应给予耐心地解释和安慰,使病人尽可能地积极配合治疗。
2.2 术中护理 向病人说明注意事项,术中嘱病人固定注视一点,切忌眼球转动。术者要做到对光准确,眼疾手快,动作轻柔娴熟,创面越小越好。切忌手持异物针垂直角膜面,以防造成新的损伤。如有锈斑,尽量一次剔除干净。当病人疼痛不能忍受时,应停止操作,分次取出。异物取出后,滴抗生素眼液,涂泰利必妥眼膏,用无菌敷料盖眼,次日复查。
2.3 术后护理 进食营养丰富的饮食,如蛋白质含量高的牛奶、鸡蛋、肉、豆腐以及时令蔬菜、水果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动物肝脏及胡萝卜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促使角膜愈合;认真做好预防宣教,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眼外伤角膜异物严重后果的认识,真正做到早期预防,正确处理,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眼外伤角膜异物发生,减少或减轻伤后角膜异物对眼睛造成的损伤。
3 讨论
角膜异物是眼科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之一,尤其是以从事接触铁矿、砂轮打磨及切割金属及电焊工作者为高发人群,病人的就诊时间越长,异物离角膜中央越近,视力的预后就越差。角膜异物可并发薄翳,本组发生残留薄翳70例。薄翳在角膜中央者多影响视力,薄翳的形成与异物的性质、深度、范围、异物的停留时间、术者的操作以及术后预防感染情况有关。因此,应对角膜异物病人进行“防护为主,早治为佳”的知识宣教,遵守各种技术操作规程,提高高发人群对角膜异物危害性的认识,自觉形成保护眼睛的意识,并教育高发人群自觉地改进和使用防护用品,如带防护眼镜和面罩,工友之间不可用不洁的工具相互剔除异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与感染。
角膜异物剔除前,先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在裂隙灯下剔除角膜异物,对组织损伤范围小,定位准确,剔除时深度易控制,手术视野清晰,减少云翳发生,术后视力无影响。嘱病人头位放正,不要随意转动眼球,积极配合,尽早将异物剔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用7号一次性注射针头,其优点锐利、尖斜角、无菌、手持方便、稳妥。若角膜异物剔除后处置不当,可造成角膜上皮缺损、糜烂、溃疡,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可引起严重的视功能损伤。因此,局部合理地应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及泰利必妥眼膏涂眼,是重要的防范措施;有感染现象者及时做好细菌培养,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机会,促进愈合。
【参考文献】
[1] 黄庆江,王颖.200例角膜异物的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6):413.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