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化疗联合腹腔化疗的护理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淋巴化疗 腹腔化疗 阿霉素制剂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3月应用淋巴化疗联合腹腔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48例,均经胃镜检查病理确诊,男30例,女18例;年龄32~78岁,平均38.5±12.2岁;管状腺癌10例,乳头状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8例,黏液腺癌10例,印戒细胞癌8例;卡氏评分均>80分。
    
  方法:联合应用活性炭吸附阿霉素制剂的淋巴化疗和腹腔化疗是目前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新进展[1,2]。治疗中护理的严密观察和配合,有利于患者安全渡过化疗期。活性炭混悬液由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提供[2]。临用前用生理盐水调配,浓度为3.75g/L,抽取10ml加入阿霉素10mg中振摇10分钟,即可得阿霉素-活性炭(ADM-CH)混悬液。腹腔化疗液:取150ml活性炭悬液加入阿霉素50mg。化疗方法:术前1周经胃镜在肿瘤周围2cm内多点注入特制的ADM-CH混悬液10ml,进针达黏膜下,深约0.5cm,缓慢推注;淋巴化疗1周后行胃癌根治性手术,关腹前将ADM-CH混悬液150ml灌入腹腔。结果:局部淋巴结复发3例,肝转移5例,死亡11例,无瘤生存29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83.2%、68.7%;淋巴化疗出现胃壁坏死穿孔而行急诊手术1例,胃出血2例经保守治疗好转,无急性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心脏抑制或严重胃肠道反应而终止化疗者。
    
  护  理
    
  淋巴化疗的护理:①化疗前准备:详细询问患者有无严重心肺疾病及药物过敏史、吸毒史、饮酒史及长期服用安眠药史。化疗前除准备常规胃镜检查外,准备好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及急救药品、器械。②化疗中配合:及时配合输液、注射药物和变更患者体位,密切观察监护仪。本组1例患者因操作时间过长,不能耐受,血氧饱和度下降,经停止操作、吸氧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继续操作完成。术中如胃黏液、泡沫、血迹较多,胃镜视野不清晰时,用生理盐水经活检管道注入冲洗。③化疗后配合:淋巴化疗后,将患者安置恢复室,由专人管理,卧床休息12~16小时。72小时内严密观察体温、血压、脉搏、面色及有无呕血、黑便,有无腹痛症状及腹膜炎体征,警惕出血和穿孔的发生[3]。本组2例于化疗后12小时恶心并呕吐少量咖啡色液,给予补液、止血处理治疗好转;1例于化疗后第2天出现腹痛,经X线透视膈下有游离气体,诊断胃穿孔而急诊行胃癌根治手术。
    
  腹腔化疗的护理:①术前准备:腹腔化疗在手术中进行,故化疗前需了解患者的机体状况。本组2例入院时血红蛋白<80g/L、白蛋白<30g/L,经上述方法处理后血红蛋白>100g/L,白蛋白正常范围。②腹腔化疗后护理:术后24小时内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本组4例术后72小时内出现频繁呕吐,予静脉推注枢丹针8mg后均缓解;腹胀一般在第2天即减轻,第3天基本消失,若第3天仍腹胀严重,应及时检查肝肾功能及尿量、水电解质情况,必要时控制摄入水量,遵医嘱予以利尿措施;随时观察有无皮下积液、腹腔感染、肠穿孔、肠出血、肠梗阻、伤口裂开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本组1例术后第5天仍未恢复肛门排便、排气,腹胀明显,X线腹部平片提示肠腔积气,予保守治疗后缓解。
    
  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①心脏不良反应:严密的心电监护非常重,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当出现QRS波群持续性低电压、收缩间期的延长超过正常范围(PEP/LVET),以及射血分数减低时,应立即报告医生。②肝肾功能损害: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尿酸水平,每天观察尿量的变化,保持静脉补液通畅,适时加强利尿,使尿量达2500ml以上。③骨髓抑制:应定期进行血液学监测,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让患者多休息,室内空气定期清洁消毒,注意保护性隔离,避免户外的活动;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治疗。④胃肠道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时对症处理。本组48例均未出现严重心脏毒性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
    
  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以良好的心情配合治疗。并尽可能根据病种,把同病种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增加患者间的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进展性脑梗死影响因素探讨
    膀胱癌早期诊断方法的进展及评价 续 
    美国2000年国家卫生目标进展简介
    膀胱癌早期诊断方法的进展及评价
     2008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科新进展论
     2008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科新进展论
     98我国部分临床医学学科进展呼吸病学
    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检查的进展及其临床
    老年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进展及注意事项
    心肌细胞凋亡机制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进
    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令人鼓舞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诊治进展研讨会纪要
    脂联素研究进展及其与康复运动的关系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