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阐述对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关键词】 临终关怀;生命质量;心理护理
临终关怀是对因疾病而生命垂危或因年老体弱而处于临终阶段的人群,为缓解其极端痛苦并维护其尊严,实行从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怀,以更好地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帮助其安详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现阐述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如下。
1 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护理
1.1 恐惧心理
多数病人想尽一切办法否认事实、情绪低落、少言寡语、唉声叹气,表现出沮丧、脆弱、恐惧的心理。此时护士除了给予病人感情上的支持外,还应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与病人沟通;可从病人最关心的问题谈起,使病人对疾病的现状、发展、治疗做到心中有数,又能体会到被关心、被照顾的感觉,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生活质量。
1.2 绝望心理
病人由于病痛的折磨,许多生活中的不便以及经济负担等表现出绝望的心理特点。护士应给予真诚的关怀和抚慰,做好心理疏导,使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适时讲述一些治愈或生命得到延长的具体事例,动员亲人、朋友多陪伴病人,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病人。护士要热情对待病人,对严重抑郁、情绪不能自制的病人,要防止自杀等过激行为的发生。同时,护士应充分理解病人的绝望、恐惧心理及发自内心的痛苦,允许病人发泄不良情绪,护士应保持冷静、忍让,让其逐渐平息心理上的冲突。
1.3 抑郁和压抑心理
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病人情绪低落、精神压抑、拒绝治疗,病情发展并出现全身衰竭状态,病人感到自己接近死亡,内心极其痛苦,有时暗自流泪,尤其看到相同种疾病的病人死亡时更加重了他们的思想负担。此时护士应真诚地关怀病人,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去影响病人,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病人交流,让病人把恐惧和忧虑心理表达出来,减轻心理压力,达到精神上的解脱。
1.4 无奈心理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感到死亡即将来临,往往心情非常平静,承认面临死亡的事实,表现昏睡、孤独、懒言、疲惫。此时护士不要强行与病人交流,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陪伴在病人身边,轻轻抚摸病人,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理上的护理,让病人恬静地死去。
2 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1]。通过与家属的交谈、倾听,护士需要了解并主动关心家属目前的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对病人病情的了解。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反应一般包括悲伤、委屈、忧虑、烦恼等,护士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使病人家属尽可能地减少悲伤情绪,在自己亲人死前充分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从而得到心理慰藉,减少遗憾。病人死后用真诚的态度去安抚家属,使他们能积极面对生活。
总之,提高临终生命的护理质量,有待于全社会正确认识和共同努力,护士要以无限的爱心充分满足病人心理、生理、社会的需要,帮助他们平静地走完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孙玉美.临终护理的进展[J].现代护理,2001,7(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