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阑尾炎 腹腔镜 腹腔镜切除阑尾术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多需急诊手术,传统开腹手术不能彻底清除腹腔脓汁,易形成腹腔脓肿[1],术后肠粘连较重,如遇阑尾位置变异,则往往需延长手术切口和手术时间。随着腹腔镜设备和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腹腔镜切除阑尾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伤口感染率低、术后肠粘连发生少、康复快等优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已被多数患者接受。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治,患者多可短期内康复,死亡率极低(0.1%~0.2%)。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是在人工气腹创造的腹腔空间内,通过腹壁穿刺孔建立的可视通道(腹腔镜通道)和操作通道,借助电视荧屏图象的观察而完成手术操作。具有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近年来外科领域发展的新技术[2]。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感染率低等优点,且在行阑尾切除的同时可全方位探查腹腔及阑尾周围情况,必要时可同时行不同部位的两个病灶切除,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责任护士要做好健康宣教及人性化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诊断并接受腹腔镜切除阑尾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12~56岁,平均30.2岁。慢性阑尾炎9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1例,坏疽性阑尾炎7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1例,阑尾炎合并结石性胆囊炎3例。
治疗方法:均在气管插管加静脉全身麻醉下手术。腹部作2~3个0.5~1.0cm小孔。使用冷光源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3~10mm)插入腹腔内,拍摄到的图像运用数字摄像技术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情进行分析判断,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切除阑尾,切口无需缝合。腹腔镜手术可进行录相和拍照,同时医生可把手术过程和一些重要图片存入电脑以便随时查阅。
护 理
(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详细介绍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适应证、手术的方式和优点(痛苦小、创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等以消除其顾虑,增强其信心[3]。同时阑尾炎患者由于腹痛和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多有紧张、恐惧、焦虑心理,护士要主动介绍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运用护患沟通技巧,让已行该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取得患者信任,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增强自信心,稳定情绪,激发其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遵医嘱完善术前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常规检查T、P、R、BP、尿常规、血型、凝血酶原时间、血糖、心电图、胸片、B超等,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掌握有无手术禁忌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胃肠道准备,术前4小时禁饮,8小时禁食;术区备皮,脐孔应彻底清洗,避免从脐孔污染腹腔而发生感染。者术前取下假牙,更衣,修剪指甲,排空膀胱。建立静脉通道,术前30分应用抗生素。肌注术前针。
(2)术后护理:常规护理: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恶心、呕吐物吸入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4]。循环功能稳定,对术后应用全麻术控制疼痛的患者应注意对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观察,如出现异常情况,应报告麻醉医生及时处理。
切口的护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一般使用创可贴,除引流管伤口外,其他切口不用换药,密切观察切口是否有渗血及渗液情况,如有渗血及渗液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切口疼痛时给予镇痛药,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转及脱出,按时挤压引流管,并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
饮食指导: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与一般开腹手术后最大不同是,因手术中簧灌入二氧化碳,以造成气腹方便操作,所以术后容易在腹内残存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术后宜适当增加蔬菜及高纤维质的水果的摄取,并避免食用产气的食物[5]。阑尾切除术对胃肠道干扰较小,肠道功能恢复快,肠道功能恢复后可饮少量温开水,而后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清淡的流质饮食,注意少食多餐。如患者有恶心、呕吐等,应适当延长进食时间。
出院指导:术后2~3天无并发症,可以出院。嘱患者保持切口消洁,暂勿洗澡,适当活动。1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活动,如出现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及时就诊。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