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康复的前提。
3.2 心理护理:脑梗死初期,患者在短时间内从一个正常人变成残疾人,极易产生悲观、焦虑等心理,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所以,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素质及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以及正确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并能作到最大限度的遵医行为,促进病情的好转,提高生存质量,使家属学会正确的辅助训练和护理方法,让患者能享受到正确的护理至关重要。
向患者指出:脑梗死预防比治疗更有意义。规律的生活,戒烟戒酒,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低盐低脂饮食,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逐渐培养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坚定长期康复锻炼的信心,告之坚持长期功能锻炼是本病恢复的关键。
适时表扬和鼓励患者的每一个小进步,鼓舞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其次,生活上关心、体贴患者,与失语者进行文字交流,对有意识障碍、偏瘫、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允许家属陪伴,使患者得到温暖、亲切的关怀,消除恐惧、焦虑心理,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
4 并发症护理
脑梗死常见并发症为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
4.1 压疮护理: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使用气垫床或翻身床,骶尾处使用气圈,为了保持骶尾部的干燥,敷贴保护膜,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床褥清洁、干燥、平整,护理时动作轻柔,避免皮肤擦伤。一旦发生压疮积极采取措施,促使伤口尽快愈合。
4.2 预防肺部感染:加强呼吸道护理,经常给患者变换体位和拍背,注意卧位时头侧放,以防患者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病情允许的患者,给予抬高头部30 °;对痰液黏稠者,及时给予有效的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加强口腔护理,对于有肺部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增加口腔护理的次数,保持口腔干净、无异味。
4.3 预防泌尿系感染:对于尿潴留或必须留置导尿的患者,插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动作轻柔,减少黏膜的损伤;对于留置导尿的患者,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只用肥皂或清水保持局部清洁即可,遇有大便失禁的患者我们在清洁的基础上,给于必要的消毒处理;注意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量,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如症状缓解、患者意识恢复以及可自行排尿的患者,及时拔除尿管,减少院内感染的机会。
5 康复护理
目前一致认为康复应早期进行,越早肌体功能恢复越好,尤其是青年患者,因此,脑梗死患者只要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 h后即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要求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在急性期,康复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康复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的护理。
5.1 心理护理:在脑梗死的患者中,因病变部位、范围、程度的不同,可出现各不相同的智力障碍,情绪、心理、行为、性格等方面的不同改变。其中较多见的有记忆力、思考力及理解力方面的减退,甚至发生算数、文字、概念、感觉等方面的不同障碍。患者常感觉自己已成为一个废人,表现在情绪上很不稳定,易发怒、悲观失望、哭泣、甚至厌世轻生等。护士或家属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去说服疏导患者,使患者懂得只要好好地配合治疗,认真锻炼,一定可以渡过难关,逐渐康复的。当患者家属陪同来院复查时,医护人员一定不能放松对其家属的开导,使家属懂得患者心理障碍解决后对病情的恢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2 语言训练:越早越好,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失语的原因,请家属配合与患者每日定时交谈,并耐心倾听失语或言语不清者表述;必要时备笔和纸或者拼音卡,鼓励患者从简单的字、词说起,加强口语练习,包括练口形、音韵、音调、常用物命名、简单对话、听磁带等,强化读写训练,定时检查训练效果,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
5.3 肢体功能锻炼:早期可采取床上按摩和被动运动,抬高患肢,肢体做伸、屈、举、推的动作;保持肢体功能位置,防止肌肉萎缩、强直、畸形。待肢力恢复时,鼓励患者在床上主动活动,然后指导和搀扶患者行步行训练:①站立训练;②迈步训练;③上下台阶练习。下床在室内慢慢行走,活动量由小至大逐渐适应,到独立行走。另外配合针灸、按摩、理疗等辅助治疗,对防止患肢的肌肉萎缩、促进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