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引起了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三通或接头有质量问题和护理、观察不到位。应换用高质量的三通或可来福接头可减少发生,但更关键的是护士要有极强的责任心,每次输液或接触接头时均应检查松紧情况,并加强巡视,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4  导管相关的感染 

  本组经临床确诊发生4例,均符合卫生部关于中心静脉相关感染的诊断标准[4]。一旦确诊立即拔出。由于危重患者免疫力低下,对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创伤修复能力差,对细菌所致局部炎症的抵抗力下降,易导致局部发生感染。因此工作中应做到:①须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各项操作前、后按照六步洗手法严格洗手,规范洗手是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彻底清洗、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术者戴口罩,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正确置管。②在使用注射器封管及使用三通或各种输液接头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执行,定时更换,严格消毒。使用正压接头可有效防止血液反流问题,减少导管堵塞发生,减少封管程序,以达到减少感染的机会。③敷料的更换与选择。选择美国公司生产的3 M贴膜,每3 d更换1次,如果患者存在出汗、穿刺点出血或者渗出等情况,应该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应每天检查穿刺位置,并更换敷料,避免使用贴膜。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或者污染时应该及时更换,保持敷料干燥。肝素帽每周更换2次。

  2.5  防止空气栓塞 

  因锁骨下静脉的压力较低为0~0.6 kPa,在吸气时甚至可达到负压[5],要防止输液滴空,输液管路及连接输液器和注射器时要将空气排尽,以免进入空气形成空气栓塞。要求护士责任心要强,经常巡视,密切注意各管路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本组无明确空气栓塞病例发生。

  2.6  穿刺点渗血、渗液 

  本组部分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穿刺口出现渗血、渗液 。 出血多见于置管24 h内,本组有8例出现穿刺口出现渗液、渗血,可利用沙袋等压迫穿刺点止血。渗血明显者,可局部给予云南白药,出血停止后给予换药。1例患者4 d后输液时仍有从穿刺口渗液、出血情况,检查导管通畅无移位后按压后无缓解予拔除导管。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强烈的责任心,严格的巡视制度和规范操作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同时及时做好并发症后处理,才能杜绝严重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淑霞.两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46-47.

  [2]马兰.脑卒中患者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的效果比较.临床护理杂志,2008,7(2):20-21.

  [3]温澄非,姜谧,姜赛. 留置针封管液回流及堵管原因分析及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79-218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5]湖南医科大学.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3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40.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评价
    帕金森病和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肌肉硬度
    创伤患者褥疮发生的评估及其防治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艾滋病患者淋巴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胰腺功能变化的临床
    应用PCR技术对DMD患者基因缺失及携带者
    60例无精子症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