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尽可能减轻疼痛及不适。
3.2.2 倾听与讨论 倾听与讨论是在分娩后由助产士与产妇讨论分娩过程和经历,强调产妇对“分娩”这一压力实践所表现的反应是正常的情感变化,教育产妇如何初为人母。有资料表明,心理咨询和形体训练在缓解产后抑郁上有正确作用。
3.3 产后护理
3.3.1 产后心理疏导 产妇由于分娩消耗体力较大,易疲劳,产后阴切口痛,剖宫产术后的切口痛,产后更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给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运用护理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适时实施心理干预,减轻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价值意识[23]。也有人认为[24],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自杀,因为产后抑郁症最大的危害是发生自杀。故应做到早期识别,早期防范,早期发现并做好自杀的预测,高度警惕产妇发生自杀的反常行为。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尽量集中进行所有的治疗操作,给产妇创造一个休养环境,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如何进行母乳喂养,如何进行新生儿抚触,促进母婴互动情感的交流,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使产妇及早进入母亲角色。加强产妇产后早期锻炼,不仅有利于促进产后子宫复旧,还能够恢复腹部肌肉紧张度,防止乳房下垂和产后肥胖,有利于产妇产后形体的恢复,从而增强产妇的自尊心和自信感。
3.3.2 产后家庭访问 由助产士或社区工作者对高危产妇提供生理和情绪的支持,可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增加家访次数,可促进产妇的心理健康,长时间的家庭访视在减少产后抑郁症发生上有一定的作用。目前认为,产后预防不仅对产妇的生理,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还能协调家庭,指导其丈夫及父母积极参与照顾产妇,整理家务,照顾婴儿及提供物质帮助及精神支持,同时还应提供多方信息指导和帮助产妇,让她们正确认识反常心理生活难题,树立信心,提高心理素质[25]。
3.3.3 其他护理:合理降低住院治疗等费用,倡导母乳喂养,减轻经济压力,以消除产妇后顾之忧。医务人员应给予产妇及家属提供有关信息和技能支持,帮助产妇掌握喂养技巧,照顾婴儿方法,讲解产后保健知识和有关育儿知识等,让产妇对照料婴儿和自己充满信心。同时,还应做好药物护理,由于抗抑郁用药初期患者往往有焦虑不安等不适,适当加服安定药物。用药必需及时正确,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告诉患者服用药物要坚持疗程,逐渐减药,偶而情绪波动无需紧张。对哺乳的产妇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由乳汁排泄,尽量不用或小剂量使用精神科药物。此外,安全护理不宜放松,由于抑郁发作患者悲观厌世,容易发生自伤,自杀行为,故要注意患者的安全。患者自杀多发生在凌晨,要加强这段时间的病房巡视护理,并做好相关的心理疏导,避免事故的发生[26]。综上所述,产后抑郁症影响着产妇的健康,危及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较多,而社会心理因素导致产后抑郁症为主要因素,而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促进工作,从而有效地预防和防治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仍是今后护理研究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1-262.
[2] 贺晶,上官雪军,王正平.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1):660-663.
[3] 崔艳杰,孙秀发.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分册,2004,24(4):166-167.
[4] 陈良英,何仲.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1):1-4.
[5] Chan SW,Levy V,Chung TK, et al.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ex-periences of a group of Hong Chinese women diagnosed with postnatal depression[J].J Adv Nurs,2002,39(6):571-579.
[6] Sanderson CA,Cowden B.Hall DM.et al.postnatal depression a risk factor for sudden infant death[J].Br J Cen Pract,2002,52(8):636-640.
[7] 罗利萍,郭果毅,文义纯.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评价[J].现代妇产科进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