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T型管;护理流程;胆道手术
为患者实施胆道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致胆道水肿、缝合口胆汁外漏,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膈下脓肿等并发症。此外,术中证实胆囊管有结石或胆囊内有泥沙样结石,胆总管扩张、狭窄或有炎症,术后需常规放置T型管引流[1]。T型管留置时间长,如处理不当易引起管道脱落、腹腔或膈下感染等情况。为规范T型管护理行为,减少并发症发生,我科制定了T型管护理流程图。按此流程护理142例患者,无1例出现管道脱落、腹腔内感染及胆瘘等情况。
1 T型管护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1.1 护理流程图 见图1。
图1 T型管引流术护理流程图(略)
.2 注意事项 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每日或隔日在同一时间更换引流袋1次;②正常成人胆汁的分泌量为800~1 200 ml,呈黄或黄绿色,清亮无沉渣;③术后24 h内引流量为300~500 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600~700 ml/d,以后逐渐加深、清亮,呈黄色,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流出,则可能为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阻塞或脱出,应立即检查。若引流量多,提示胆道下端有梗阻的可能;④保护引流口周围皮肤,局部涂氧化锌软膏,防止胆汁浸渍引起局部皮肤破溃和感染;⑤向患者解释T型管引流的重要性及相关护理知识,尽量穿宽松柔软的衣服,日常生活中避免举重物或过度活动,以免牵拉致T型管脱出。
2 应用效果
通过护理流程图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对T型管引流护理的专科知识水平。本流程强调护理观察,提高了护士对T型管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使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护理流程图进行操作,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护理观察,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同时,由于此流程强调了T型管护理前的解释工作及操作中的交流,使健康教育活动贯穿全程,增加了护患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患者及家属能主动参与护理活动,改善了护患关系,有效地避免了护患纠纷,从而使患者得到了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总之,通过T型管护理流程图的应用,规范了护理操作,使各项护理行为更合理、更安全、更有序[2];帮助护士更熟练地掌握此项护理操作的程序,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陆以佳,刘成璋,刘森.外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5.
2 吴秀媛,王玉玲.全面流程管理在病房管理中的实施.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