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糖尿病;高血压;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伴随着目前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蛋白、高脂、高热量饮食),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运动的减少,罹患糖尿病、高血压,甚至同时患有这2种疾病的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外科手术和麻醉可引起循环功能和代谢的改变,且此类患者常伴有动脉硬化,因此常累及心、脑、肾功能,从而诱发多种并发症。由于高血糖,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血管病变,使组织血供减少,抵抗力下降,患者容易发生感染且较难控制,切口愈合困难[1]。2005年6月18日我院外科收治1例原发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史多年的直肠癌患者,对其实施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良好,20 d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9岁,以“大便不规则、变形伴带血2月余”为主诉入院,直肠镜检及病理切片,最后诊断为“直肠癌”。即往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多年,一直口服降糖药和降压药,血糖及血压控制尚可。调控血糖和血压至最佳手术期,于6月21日在全麻及硬膜外麻醉下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中、术后加强血糖、血压的动态监测,加强口腔及会阴皮肤的护理,合理运用抗生素,营养支持治疗,无并发症及感染发生,切口甲级愈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详细询问病史,疾病症状,药物过敏史,生活习惯,糖尿病及高血压的病程、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告诉患者及家属只有把调整血糖和血压值调整到接近正常值或正常范围后方可施行手术。
2.1.2 心理护理 患者为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多年,对手术能否成功心理压力大,加之对人工肛门将来的排便异常和不适应表现出悲观失望和恐惧。护士应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解释术前控制血糖可促进切口愈合,降低感染率,控制血压对预防各类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讲明人工肛门治疗的重要性及不影响日后生活质量。同时也要取得家属的理解与合作,尽量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失望的心理,坚定手术的信心,以放松的心态去接受手术。
2.1.3 治疗与护理措施 患者入院次晨,空腹抽静脉血,测血糖7.8 mmol/L,尿糖(一)。医嘱给予停服原降糖药优降糖改服美吡达5 mg,三餐前半小时服用。术前1天按1个单位普通胰岛素4~6 g葡萄糖的比例静脉滴注,护士行静脉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胰岛素配制剂量应准确,用药过程密切观察,以防低血糖的发生。患者一直口服降压药,入院时安静平卧位,测血压19/13 kPa,给予既可降低血压又为麻醉创造条件的尼群地平10 mg,口服3次/d,监测血压2次/d。血糖控制在6.8~7.3 mmol/L,尿糖(-),无酮症,血压控制在20/12 kPa以下,为手术最佳时期。
2.1.4 术前宣教 协助患者完善心、肺、肝肾功能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及时增加衣服,避免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通风。指导患者做有效咳嗽、咳痰,练习床上小便,讲解手术后带引流管时在床上翻身的注意事项。
2.1.5 术前准备 ①肠道准备:给予糖尿病饮食,限制总热量,限制食盐、酒类及食糖饮料。术前3 d进半流质饮食,术前12 h禁食,经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另外口服甲硝唑0.4 g,3次/d。术前1 d给予20%甘露醇250 ml与温开水1 000 ml交替口服,以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术前晚20:00和术晨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以清除肠道积气和积粪。灌肠时需注意患者安全,避免因禁食、泻便后虚脱而坠床。另外,灌肠管宜选用较细的肛管,石蜡油充分润滑,以免因插入肛管导致直肠癌种脱落,造成种植转移。②常规护理:术前1 d按手术部位要求常规备皮,配备,选用了广谱抗生素预防用药。手术当天早晨留置胃管以减轻术后腹胀及呕吐。留置导尿管避免膀胱充盈影响手术及误伤膀胱和尿道,并防止术后尿潴留。术前30 min给予镇静剂,以稳定患者情绪,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由于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手术创伤可使病情加重或发生并发症,术后密切观察心率、呼吸、尿量、引流量变化并做详细记录。由专人护理,与麻醉师详细交接,了解术中血压补液及用药等。全麻未醒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每15~30 min监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1次,并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患者术后血压偏高,波动在21.5-24/12.2-13.8 kPa之间,持续不降,通知主管医师,根据医嘱应用生理盐水250 ml+硝酸甘油20 mg,5~8
[1] [2] 下一页